結束了我的第一次創業之后,一周內看完了硅谷前兩季,完全停不下來,很多地方有同感。
帶給我的幾點啟發:
1、在同一個項目上,大公司未必能戰勝創業公司。
典型的硅谷夢,沒有資源沒有人脈,憑借著牛逼算法做出的產品取得了突破性成就。雖然團隊人少,但是敏捷高效,關鍵時刻連房東都能上手編程。
而大公司卻有很多弊病,沒人對產品質量負責、為了老板給的進度趕工、溝通成本過高互相扯皮、用戶體驗形式化、辦公室政治……這些我也在百度體會過,所以很能理解。
從這個角度來看,資源豐富的大公司,未必比得上創業公司,因為后者擔心自己隨時都會死去,他們沒有退路。
2、商業分析框架對于創業公司未必適用,很多時候不是四平八穩,而是快速解決問題。
我自己是商科出身的,Jared 提出的想法,有些適用于創業團隊,比如 scrum 激勵大家加快進度,但更多的不適用,比如 SWOT 分析、精益創業的轉型等等。創業公司更多時候需要快速決策。
3、如果公司沒有自己的戰略目標,就會像救火一樣被推著走。
很少聽 Richard 說我們下一步該做什么了

剛剛看完劇終集。這一集看得我是又叫又跳,又拍桌子又撓墻,舍友都忍不住投訴我了。
嗯,我是想來說說整季的。
《硅谷》算是我認真每周追的第一部喜劇了。之前看的像big bang,2 break girls都是閑著無聊時 隨便那幾集出來看看,稍稍看的認真一點的Modern family也從沒像這樣每周不落的追劇。所有,全都因為,我,一個準程序媛,在這部劇里找到了滿滿的認同感。他們nerdy的笑點,他們對互聯網圈子狠命地黑,都是我無比熟悉的點。
然而,說實話《硅谷》第二季對我已經完全沒辦法當喜劇來看了。一個互聯網公司的創業過程,我看到的全都是感同身受般的辛酸。
看劇太容易過于認真產生代入感,這是我一直以來的一個弱點。當然當然我不是不懂,作為一個劇集絕大多數的情節都是經過夸張化的。但是他們經歷的那些事對于一個創業公司都非常典型——雇員問題,財務問題,法律糾紛,業務開展,還有不靠譜的股東。記得有一集因為Jared說夢話,壓力之下難以入眠的Richard只能抱著被子睡到游泳池邊的躺椅上,看到那一段我真的幾乎哭出來,心疼

《硅谷 第二季》我就是想知道接下來會有什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4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