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1 02:03
首映:2003-02-02(中國大陸)
年代:2003
時長:100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4
觀看數:90062
熱播指數:256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卡拉是條狗”2003年度佳片,其實導演是想說,“阿拉是條狗”。。。。
一個純粹的中國故事、幾位純粹的北京市民、一條狗,共同組織成了這個黯淡的故事。人與人,人與狗糾錯一起。幾條胡同,幾座民宅里上演的是小百姓的悲劇人生。
但或有深意存焉。如果我們真正探究故事里面哪怕著色不多的內容,我們可以發現,其實這不僅僅是市民史,更是中國小百姓的生活史——只不過,太過于真實的慘淡悲劇。
人與狗,男人與女人,父親與孩子,市民與警察,他們相互依賴,卻又互相存有戒心。
不多說了。看完這部電影我對北京突然沒有了好感。方方筆下的武漢是灰色的,無聊的,市民般無趣。而路學長的鏡頭下北京又何嘗不是這個樣子。
對于藝術,我只能保持距離,并隱隱地懷疑。
卡拉是只狗
葛優的電影,現在每看一部,怎么都覺得沒白看。這部我是1.5倍看完,不然剛看的時候覺得無聊。當時看黃渤電影也一樣,剛好他們有點關聯,有些電影專門拍普通人的遭遇,還很真實。
“1994年,北京市出臺嚴格限制養狗規定”
電影剛開始的臺詞,先交代法律、養狗出現的問題、咬人、狂犬病,警察去抓狗時,人們的慌張、急忙的狀態,擔心狗由于沒有狗證,會把狗抓走。很奇怪,回想在福州、泉州等地,如果把狗替換成車一點不違和,福州市區禁止超標電動車、摩托車在道路行駛
卡拉
這電影絕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看了一倆個影評說影片中有隱喻,很想了解,求解!
電影于我來說觸動不是很多,卡拉是條狗/卡拉,我的狗 都是有趣而合適的名字。卡拉作為一條狗更多的是那個千千萬萬個失敗家庭的感情支撐點。老二說過,在它面前我才感覺自己是個人。這份對于責任的逃避對于我來說很有感觸。對于一些不愿意做不愿意聽的事往往我就是轉移注意力,找一個可以逃避的洞穴,通過這個洞穴我看到更多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那一刻是輕松的是沒有壓力的。所以這句話在我看來不僅是屬于老二的,也是屬于那個失敗家庭的所有人,他們不愿意接受家人的壓力,也無心讓家人感覺自己的壓力,他們都會逃避,找一個可以擺弄的東西,讓自己能暫時的躲起來。
這便是卡拉,是只普通的狗,卻承載了足夠多的愧疚吧,卡拉是“我的”狗,屬于每個人的安靜港灣,那里可以隔絕世界,那里我足夠自私。
電影還有很多地方覺得沒有任何必要,是我看不懂,所以這也是三星的原因。
突然有一天,腦海中冒出一個詞《卡拉是條狗》,有可能是之前聽過這個電影,于是便看了。
90年代的北京,拆遷后的胡同,國企中工作的老二。故事是為了尋狗卡拉,但映射的更多是老二這個普通的民眾。
從電影中看,老二是個憋屈的小人物,他天天矜矜業業,認真上班,可是卻娶了個強勢的女人。工資上交,意味著他在這個家里沒有多少地位,起碼,作為大男子主義盛行的中國男人,他沒尊嚴。于是他把一切都寄托在了一條狗身上,因為每天下班后只有卡拉會在門口迎接它,就像他自己所說,只有在卡拉面前
妻子遛狗時跑慢了點,卡拉就被警察給逮了去,臨走,逮狗的警察摞下話來,第二天下午四點前必須到派出所辦狗證,過了時間,狗就要被送走處理。老二下了夜班聞聽此事,不敢沖著妻子發火,憋了一肚子氣在公共廁所里將怒火和著粗話盡情地宣泄了一通。
這是真實的老二,頂著一個讓人輕慢的綽號,頭發蓬亂,衣著隨便,臉上攢滿瑣碎與煩惱堆積的卑微。卑微的面容里透著對周遭的小心,小心一切,因為對老二說來,自己這樣的家庭不能出事。《卡拉是條狗》就在對生活耐心、細致的觀察與摹擬下
“卡拉是條狗”2003年度佳片,其實導演是想說,“阿拉是條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