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0 06:14
首映:2013-10-18(中國大陸) / 2012-11(中國臺灣金馬影展)
年代:2012
時長:91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晉語
評分:7.8
觀看數:98136
來源網:三年影視
《美姐》唱支小調給妹聽
1.娶不了你,就娶你女兒:一個女娃是招商銀行,兩個女娃是浦發銀行,三個女娃是興業銀行……可惜在這里行不太通……男主搞過大姐跟二姐,三妹上趕著讓你搞,你非得要謙虛……難道是天天跟小鮮肉裸睡,改變了性取向?
2.男主不是沒跟二姐搞麼,那小娃娃是哪個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3.片中大量的唱段本身是可以非常出彩的……可惜這么精彩的部分沒有用商業化的手法展現出來……
“美姐” 倒不如 “The love songs of Tiedan” 來的妙。
愛情它什么道理,婚姻又有什么如意。鐵蛋與大丫頭結婚真的會幸福嗎?至少最后老婆孩子熱炕頭上的鐵蛋肯定很幸福。愛情當然很美,不管是鐵蛋與大丫頭還是三丫頭對姐夫,抑或是虎虎對鐵蛋。然而人生就是這個樣子,跟誰過一輩子不是過呢?最后不都得撒手。愛情它什么道理...生活就是沒道理。
說回電影,鄉土氣息從頭到尾都是撲面而來。以前村里一年一度的唱戲是村里的大事,甚至可以與春節相比。當時老人再看戲,中年人不知道干嘛
拉拉纓是西北寧夏那邊的一種野草,尋常、普通、不值錢。這個生僻詞語來自蘇陽的一首《賢良》,“你是世上的奇女子呀,我就是那地上的拉拉纓喲”。也看到有人說,蘇陽的人生經歷就是賈樟柯的《站臺》。換如今,也許有人要說,那也像《美姐》里的鐵蛋。
美姐未必是世上的奇女子,然而,她的形象一分為三,三個女兒帶給鐵蛋熱戀、婚姻跟誘惑,這倒是今年華語院線片的一大看頭,因為,少有如此離奇但又真實鮮活的電影角色,經得起推敲解讀。
“睡你全家”或是宣傳的調侃,然而
老鄉師弟推薦我這部電影,因為講的就是家那邊的故事。其實我一直懷疑有多少人能看的進去這個片,因為全是荒涼的黃土坡,簡陋的窯洞,不知所云的方言,還經常來些聽著有些難為情的二人臺曲子。
最難的也許是一種認同吧,至少我這么覺得。
這個片子是真的很土,土的就跟真的一樣。
我接觸過片子中的生活,很小的時候也會每年回村里走親戚,和一樣大的小屁孩在溝里壩上刨黃土玩,可惜我多多少少算個城里人,有的多是那種坐著汽車,帶著吃喝,上山下鄉,體驗生活的感覺。但是我有太多的兄弟姐妹,同學朋友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看著那窯洞車轅,聽著那方言,對我來說更多的是親切。
美姐的時間跨度確實大,再加上藝術與愛情交織的主線,像大多數看過的人一樣,我也想到了《霸王別姬》。但是,二人臺的演員與聽眾也許開始就沒敢昂著頭把那粗狂的唱腔稱作藝術。在貧瘠清苦的黃土高原,十年九旱的晉陜蒙地區,二人臺更多的是凄涼生活的一種宣泄與調劑,是一種生計。即使在我們那里,二人臺在被搬上電視舞臺之前
故事發生的時空有些遠和陌生,需要花點心思進入情境。特別原生態,從視覺到臺詞到年代特性的還原:質樸、野蠻生長、毫無遮掩的情欲,讓我不禁懷疑,這真的是10年前的電影嗎?鐵蛋的幾場戲情緒都特別足,收放自如,其他演員不清楚是不是土生土長的,也都沒有過多的表演痕跡,尤其是群演,估計也是當地拉來劇組的吧。
給我強烈刺激的是,新舊文化價值的沖撞,「甜蜜蜜」讓鐵蛋呆若木雞如癡如醉,誰初聽“靡靡之音”何嘗不是這幅表情呢?
另一方面,這部影片講述了在走西口這樣一個環境變遷下的民風民俗
電影究竟該是娛人夢境還是現實的點醒,這個糾結不清的問題本來就彰顯著一個導演,一個影像創造者對于電影本體的深切思考。作為絕對小眾化的電影,《美姐》還是抱著必死的決心進入了院線,在浮躁繁雜的商業圈里被獵奇與奇觀性觀影心理淹沒,鞭打的體無完膚,可見這個時代用心在做電影的導演已經不多,商業利益的大浪蓋過了血肉豐滿的生活。一部最追求世俗化表達的電影卻在世俗社會里消解于后現代操蛋的“消費”邏輯中。
在商業電影如火如荼的今天,再去探討描摹現實的“攝影影像本體論”仿佛已經不合時宜,但仍有年輕的導演仍然追求著對現實生活的摹寫。《美姐》的粗糲感和世俗化是鋪面而來的,像槍彈直擊關眾,小成本電影亦可以產生獨特的美感,導演意欲最大程度的接近生活。很難想象啟用大明星去演這樣一部電影會造成怎樣的災難性后果。非職業演員在小成本文藝片中的參演已經成為慣例,但電影并不是生活的搬演,還需要演員高度凝練的表達。在《美姐》里鐵蛋的扮演者馮四真正的做到了收放自如,有幾場戲表現的異常的出彩。在大女兒出嫁蒙古人的段落里
《美姐》唱支小調給妹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