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宮離開小鎮前,感嘆說:”如果不是遇見你,我恐怕會變得討厭鋼琴吧。“
正如Ericson在影評中所說,這不是一部關于天賦和勤奮的電影,而是一部關于喜愛和成長的電影。
兩位主角,雨宮和海,在未相遇之前都是被束縛的。雨宮因為出生在鋼琴世家,而從小練習鋼琴。他的鋼琴世界完滿卻缺乏感情。阿字野老師對他說:你的鋼琴完成度很高,可是你可以學著更愛自己一些。
海也是被家庭所束縛,只是他是因為出身卑微,根本買不起鋼琴,也不認為自己能在鋼琴這條路上走下去。他是愛鋼琴的,從三歲起,鋼琴就成為了他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是電影里的塑造有些夸張,將海描述為野田妹那樣聽一遍就記得住的神童。更夸張的是這個神童不需要老師不需要練習,就能自如的彈奏貝多芬和門德爾松= =!這點吐槽無力啊。編劇你小看練習的重要性了。
一個溫和謙遜、走著通往鋼琴家之門的陽光大道,一個自由快樂、愛鋼琴如生命。他們相遇了。海讓雨宮看到了自己缺失的愛,而雨宮讓海認識到了成為鋼琴家的辛苦枯燥的一面。正如所有行業的佼佼者對行業的熱愛和辛苦的練習兩者缺一不可

總覺得這部片不是在說鋼琴的故事,而是說:嗯,你,你是個梨;而你,你是個萍果。不要比較了,做自己就好。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天才不天才最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成為真正的自己。不過說來容易做來難。
有時會想:真正的自己是怎么樣的,也許只有在涉世更深、閱人良多時才能知道。當我們在冥思時,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君子,也可以獲得平靜安詳的心情。但當現實擺在眼前,當選擇必不可少時,那時的自己,或許才是最本質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都有自己的琴。無法羨慕別人,因為你成不了別人,你只能是你自己。

《鋼琴之森》小島正幸指導,他們,都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那架鋼琴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