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9 05:09
首映:2007-07-27(美國)
年代:2007
時長:104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6.9
觀看數:34235
來源網:三年影院
美味情緣:Cake is best eaten on the day of making
雖然我不喜歡烹飪,但不拒絕美味.而且如果我能做出別人十分愛吃的美味的話,也許我也會喜歡上烹飪.
但如果只會做菜,而且頑固的認為自己喜歡的口味別人也應該喜歡的話,如果個人缺乏感情色彩的話,那么烹飪遲早會失去靈感\失去創新\失去個人投入,甚至是失去自己的職業興趣.
能做出美味的人,至少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更應該是一個擁有幸福的人.佳肴必須有傾訴的對象的,比如許久不見的故人,親朋好友的到來等等,而更為長久的是擁有幸福的愛情.
有一種電影,看完后會覺得,怎么那么俗、怎么那么假、怎么那么濫情,但是卻不怎么后悔為它浪費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美味情緣》就是這類電影,就像一杯卡布奇諾,甜膩膩的奶油會瞬間融化你心中所有的不快,喝過就完了,也許下次還會再點。
對美食和美食電影有著執著的熱愛,我幾乎不放過我視線范圍內所有關于美食的電影和書。這部電影的美食卻幾乎沒有勾起我很多的欲望,因為我不喜歡西餐,就像我從來不喜歡大美女凱瑟琳.澤塔瓊斯。
澤塔瓊斯演的是一個紐約西餐廳里的大廚,一個工作狂,一個靠定期去看心理醫生來平衡生活的女強人。姐姐因車禍去世留下了一個人精般的外甥女,一個人的生活就此被打亂;接著工作中又出現了一個金發碧眼,王子般的帥男。于是一場俊男靚女穿插著紅酒美食的童話故事開始了。
還是一貫的高貴典雅路線,在工作中飛揚跋扈,生活中孤芳自賞。可是怎么看,我怎么覺得差了點意思,美人遲暮啊,已經是兩個孩子母親的澤塔瓊斯真的老了,不管影片本身如何極力的表現她的美艷
就憑著美女的賣力演出也要推薦這部片子,更何況有美味佳肴做伴和溫柔體貼的大帥哥,一時間都不知道到底先看誰,直到電影結束,編劇幫我解決了問題,把所有美麗的元素都融合到一體,prefect.希望老天也能像這編劇一樣,給我一個帥氣陽光體貼的結尾,而且是很會做飯的。哈哈~
一貫的商業片風格,只是這樣的溫情是屢試不爽的殺手锏。
商業片走溫情路線的太多太多了,還好這部片子美味+溫情的組合顯得不太膩。無聊的下午,泡上杯咖啡,加上兩塊茶點,就著這樣一部電影消磨下時間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原版是德國2001年的電影,叫《Bella Martha》,女主角是馬蒂娜?戈黛克。
2007年美國翻拍版,叫《No Reservations》,女主角是凱瑟琳?澤塔?瓊斯。
題記:
。。。。。。
圣母院在巴黎,
這是確切無疑的事情,
但我原來卻認為我需要的是丹吉爾。
——《我原來認為我所需要的是丹吉爾》藍斯頓。休斯<美>
好萊塢——文化海洋里的海妖任賽,美妙的內核里藏著路人皆知的秘密。
剛好影片里的音樂美得不行,美聲、爵士、流行、后搖、拉丁。。。。。。一一都精致美麗。只有有原聲碟出來,筆者將毫不猶豫的傾囊之。一如明明“香水有毒”卻怎么也拒絕不了其糜人的誘惑。大有“飛蛾撲火”的壯烈。咱‘博愛’堅決遺棄那使人尷尬的‘堅定立場’,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心懷世界’的新新青年。
在高舉‘人權、平等、博愛‘的USA的帶領,橫掃一切‘神權、專制、’的牛鬼蛇神。再說影片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照顧到華人地區的票房,某反打鏡頭里某城市公園里那打太極的閑定與賣青檸檬葉的可愛真摯中國小店絕對會讓銀幕前的我們自豪感油然而生。(但這片刻的自豪感的前面到底堆積了多少‘東亞病夫’的積怨,我們是不愿去正視。)
特別是那個黑暗哥特的大學生保姆所代表的黑色少年
美味情緣:Cake is best eaten on the day of making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