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2 02:18
首映:2016-05-19(戛納電影節) / 2016-05-20(羅馬尼亞)
年代:2016
時長:128分鐘
語言:羅馬尼亞語
評分:7.7
觀看數:67982
來源網:三年影院
畢業會考:瑪麗亞·德拉格斯出演,這對羅馬尼亞父女,我們瞅著有點眼熟
我馬上就要會考了,看了這個電影,沒想到這么可怕,人性的險惡,真的太惡心了,不講人道,不講親情,真的很惋惜這個女孩,覺得很不可思議,怎么會發生這種事情,真的是太悲慘了,我覺得如果現實中發生這種事情那這個人就崩潰了,我覺得我不應該這么想了,不要影響會考心情,加油!我覺得我應該調整心態,不要留太多電影畫面在腦袋里,還有演員也很好,演技在線。
想了一下還是更偏愛意大利版本的譯名 一個父親一個女兒
而畢業會考 我猜在某種程度既是女兒的考核也是父親的考核
意大利譯名可能更能表現出像主流品論所說的教育的方式 原則之類的
但我并沒有關注在女兒被襲擊之后 父親所做的事情(正如女兒和父親 父親和母親 所討論的那樣是推翻了在女兒考試之前的對女兒教育方式
而是這場襲擊是一個突破口 是發生在羅馬尼亞當下的連鎖反應
順帶在講述過程中講那些被小心翼翼隱藏的東西通過父親與各方的交涉 女兒和男友 講矛盾激化
就好像是兩次打碎的玻璃 時不時的犬吠...
而且保持全片壓抑的氛圍 沒有特別冥想的波動
如果可以我更喜歡講父親在黑暗之中尋找疑犯轉向迷失和恐懼的匆忙步伐作為結尾相比起正片結尾的不咸不淡
喜歡父親的母親暈倒的那一幕
某種意義上可以算作是襲擊的另一種表現方式了
而且西鄉起來學摩托車的設定簡直太棒了而且父親和女兒的最為激烈的一次沖突的時候 女兒開的摩托車穿的是皮衣 黑皮衣 有鉚釘的那種
(文/楊時旸)
和導演蒙吉著名的前作《四月三周兩天》或者《山之外》相比,這部獲得戛納最佳導演的《畢業會考》顯得溫和了不少,尤其是結尾,沒有慘烈的死亡,一切都在曖昧不定的聊天中隱隱結束。相比于直接、可見的殘忍,這或許是一種更深長的無奈。
相較于蒙吉之前的代表作,《畢業會考》的故事家常而缺少戲劇性。羅密歐是一座小城的醫生,他的愿望就是讓女兒伊萊扎在18歲后去往國外讀書。一切只差女兒畢業會考的成績,就能拿到國外一流大學的獎學金。但考試前一天,女兒在街邊意外遭遇了歹徒的攻擊
羅馬尼亞新浪潮導演蒙吉的這部新作《畢業會考》相比之前的《四月三周兩天》和《山之外》明顯收斂了很多戲劇沖突與個性鋒芒,更是大量減少了他影片中標志性的長鏡頭,使畢業會考這個故事看起來更加沉穩,卻也更加殘忍。他用一個家庭的矛盾延伸出了一個羅馬尼亞的社會群像,比起前兩部的隱喻式批判,《畢業會考》是一種更加意味深長的無奈。
影片講述的是作為父親的羅密歐一心想讓女兒出國留學以此“逃離”羅馬尼亞,但就在畢業會考的關鍵時刻,女兒遭遇了一場意外襲擊
請用童安格的歌曲《耶利亞》音樂唱出以下之打油詩
遙遠的西方有一個國家,
名字就叫羅馬尼亞,
衰敗的小鎮破碎的玻璃,
這就是我們的未來。
面臨跟中國一樣的問題,
讓孩子國外去留學。
為了通過這次畢業會考,
男主想了更多辦法。
幸虧翻然悔悟陷得不深,
只有放手才會放心。
不管你的是女兒是兒子,
終有一天離巢去飛。
孩子呀,慢點長大吧,我也能慢點變老呀
孩子呀,快點長大吧,能高飛我才放心啊
畢業會考:瑪麗亞·德拉格斯出演,這對羅馬尼亞父女,我們瞅著有點眼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8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