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8-01 03:15
首映:2014-10-10(美國)
年代:2014
時長:112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6.8
觀看數:43817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殺死信使”雁奴——Gary Webb的新聞自由和職業操守
近期一部講述調查記者的電影《殺死信使》在美國上映,故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事件——在美國與尼加拉瓜戰爭期間,曾獲普利策獎的記者加里?韋伯(Gary Webb)在報上公布了一件美國中情局與反抗者暗中私運毒品的報告,使得報社在壓力之下將韋伯解雇,同時也讓自己的性命遭受巨大威脅。
Webb的經歷被搬上屏幕,又一次引發了國內外觀眾和新聞界人士對“新聞自由”與“職業操守”的熱議。最近的Shadow of Liberty講媒體壟斷問題時也提到Gary Webb,可見對他和他的經歷進行適當討論是很有價值的。一個值得注意的消息說,該片沒有一個北美電影節接收,只能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聯系當地贊助來傳播。
“這就是新聞自由?”
“至少有報道新聞不自由的自由。”
諸如此類,諸位自裁。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作為第四權,媒體的力量總是令人們驚訝的大,但這一切背后是無數的時間、爭論和不為人知的英雄與犧牲。更可惜的是,這種努力,就像許多其他行業一樣,在市場化的競爭中失去了真正價值和理想主義的光環,剩下的只是“槍打出頭鳥”令人風聲鶴唳
在腐朽的資本主義社會里,(qi shi wo pa dou ban ping bi)作為調查記者的蓋瑞,在揭露政府的毒品黑幕的時候,所面臨的是什么呢?自身安全,家人安全,
媒體作為政府統治人民的工具,麻痹人民的小丑,首先來全盤否定了蓋瑞的調查報道,
然后把你變成了精神分裂者,騙子,同性戀,說你虐待你家的狗,說你有戀童癖,(佛瑞德威爾說的)說你偷看你鄰居大嬸洗澡,甚至挖出了你前女友啊,外遇啊,婚外情呀!不管這些是不是真的,他們要做的首先是要人們去轉移視線,從公共事件轉移到你個人問題上來,然后讓兒子在學校受到攻擊,不能上學,讓你的同事以為你有精神病,質疑你,讓你的朋友來勸你“STOP”.,然后用一些可以遮擋民眾視線的事件發生,例如克林頓和萊溫斯基有染,因為民眾是健忘的,最后被兩槍自殺掉,ZF勝利了。
其實,這是ZF處理此類事件的慣用手法和套路。
這不得不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的“穹頂之下”,視頻發布三天后,網上便找不到視頻來源了,所有媒體千遍一律的刪,刪,刪,主人要求的,然后就有人開始攻擊C,什么國外生子,什么開大排量車,什么抽煙
沒想到在一部不顯山露水的電影里,就這么很隨便的把一件極難放上桌面的政治丑聞拍出來了。這怪異的感覺就好像在看世界真奇妙。當時我以為是娛樂電影又在拿美國政府開刷,立即查了下竟然是真有其事。這說明美國人的政治覺悟是有多麻木,笑。要知道在我們中國,就連領導用的茶碗批次編號制作工藝都是國家機密。更別說政府販毒籌措資金提供給CIA進行拉丁美洲的反共產運動這種國家機密了。這要給我們的五毛們知道了,得多了多少抨擊美帝的借口。
實際上我對CIA顛覆拉美共產政府的行為是有所了解的,最著名的就是唯一失敗的豬灣事件。向武裝組織提供資金是件很龐大的運作,現在看來我豁然而解了,因為即便是CIA也不可能用公開的政府預算來進行活動,其中必然有些地下資金。
雖然信息量巨大,但這部電影表現的實在很糟糕,就算有杰瑞米·雷納(城中大盜,拆彈部隊),也只能看個勉強。
“殺死信使”雁奴——Gary Webb的新聞自由和職業操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3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