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看結束了。主角活了。本來還以為會團滅。因為那個芯片炸彈設定太扯了。完全就是把命交到別人手里。想刷出好結局都難。
男主角是影片里三觀比較正常的。情緒也很不錯。開始也在做著努力讓所有人不要陷入混亂。不過很可惜。事與愿違。
本來還細想了在這個環境可以做的選擇。但實際上沒有好的選擇。芯片炸彈已經把退路搞沒了。沒得玩。就算男主多次開掛就是不掛。最終也是只能選擇自保活了下來。其他角色就沒這個運氣了,不管做什么都掛。
男主拒絕武器增加的選擇是合適的

《貝爾科實驗》是一部不恐怖的恐怖片,現在的導演不像過去那么單純了,拍恐怖就恐怖,拍動作就動作,而總是想標新立異,在里面混搭一些別的元素,就像好好一盤西紅柿炒雞蛋里面還加了幾個蝦仁,非但沒有提鮮,反而泄口(腥)。
影片其實就是放大版的密室逃脫,一群人在一棟寫字大樓被當成試驗品關了起來,想活命就要聽控制者的命令:自相殘殺。人們開始驚慌、開始煩躁、開始形成小團體、然后掌握鑰匙、掌握武器、操控生死大權,最后開始暴力殺戮。都是老套路,如果真是社會實驗、心理實驗
影片畫面精彩但價值觀不明。
大方向上,似乎在表達人的命運不由自己掌控,影片中是喇叭里的聲音決定著人們的生死,結尾鏡頭拉到更大的畫面,還有第二階段,還有更高級的“上帝”在觀望和控制。
小方向上,又好像在表達人性,面對危機時候不同人的反應,自私、殘忍、懦弱、勇敢、仁慈、正義……巔峰對決時男主如同正義審判一般,舉起膠帶架砸向boss的頭(就是海報里的畫面),隱約地反應出導演還是肯定人性的正面。
但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一邊告訴我們人性中的善良、正義還是好的,最后又告訴我們,這些其實也沒什么卵用。我大概理解為——接受這樣的現實,心存善念能多活幾分鐘。
我覺得如我是我,看他們幾個撬武器庫的時候就該采取行動了,本來就正邪不兩立,雖無對錯之分,但肯定是此消彼長,正的軟弱助長了邪的火焰,最后能發動大招的人居然打爆了噴燈之后就let go了。同樣是殺人,正派的區別在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想被殺,所以我也不想殺人,但還有句話叫“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已經看出了動向,怎么能不采取行動。所以,我選擇正派

“貝爾科實驗”這是一個每天都在發生的故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