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Julia,
妳過得好嗎?我不知道為何開始喜歡寫信,這好像是在妳離開後開始的,我發現寫了好多,卻沒有一封是寫給妳的,所以我決定寫封信給妳,告訴妳在妳離開後的日子我做了些什麼。
還記得當時一睜開眼,他們就告訴我你走了,我不知道如何面對這突發的事情,上一秒你還在嘮叨我呢。在妳的告別式上很多人都很傷心,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哭不出來,我真的嘗試過了但還是哭不出來。當時我想起那晚醫院自動販賣機投了硬幣卻沒有掉出食物,我氣得寫了一封投訴信去該公司投訴,當時真的很餓啊而且你才剛剛離開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哪來的沖動,還記得投訴信寫了很多還提起了妳呢。從信中我回憶起了我們怎麼認識,還記得當初你爸爸蠻討厭我的,畢竟我們不是門當戶對,家境也不富裕,可能他覺得他那善良可愛的女兒被個窮小子給騙了吧。
妳離開後我還是一樣每天 5:30 起床,跑步,看財經新聞,洗澡,準時到公司上班。我發覺大家都很驚訝我那麼快回到公司上班,你爸爸還主動找我去喝一杯,都忘了那時他說些什麼了,你知道的我一直是個容易放空的人

[img=1:C][/img]
每年都會有幾部療傷系的電影出現在大屏幕上,誠如托爾斯泰當年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句子改一改,幸福的人生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大抵放到這類療傷系的電影里都說得通。
Demolition這部電影的幾個中文翻譯,豆瓣的破碎人生,臺灣的崩壞人生,皆不如香港的愛情上半場.完,來點更恰題。
正如劇情介紹所言,杰克這次飾演一位年輕投資銀行家,前半截的人生過得平步青云,極速“風流”,但突遭妻子事故離世,生活“主動地”變得支離破碎。妻子的離去,讓他不知如何正常表達情緒,所有曾經熟悉的,日常所見的事物,突然都有了”metaphor”,有了隱喻。他開始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可他又曾有一刻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么?)一次和岳父之間的交談:人生遭遇重大變故,就如同一部出了問題的車,只有把所有的零部件拆開,才能發現內部的問題,把那個壞的零件換掉,再重新裝回,這樣才能真的變好。
他開始變得急躁,把任何見到有問題的機器都拆開。東西拆開容易,但拼回去,這是一項技術活

想到局外人里主人公失去媽媽的情節
當兩個不一致的認知都非常重要時,認知不協調是最強烈的。在這種情況下,將會發生旨在降低不協調的最為錯綜復雜的努力。個體會傾向于嘗試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認知重構,而不僅僅是態度改變,或者是對外界知覺中的微小改變。個體會增加一些認知,調整其他一些認知,對其認知不一致性的這一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或者使用其他一些方式逐步讓一切各歸其位,以達到和諧狀態。

破碎人生:耀眼的劇情片 冷若冰霜的生活,麻木不仁的人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