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中的第一篇影評,不是因為電影本身有多好看,而是因為被觸動到。茱莉亞羅伯茨雖在電影中短暫亮相,但無疑是本局的最大亮點,云淡風輕的演繹讓人給人更多的是對于生命的解讀。影片前半部分讓人感到沉悶,劇情也相對有些拖沓,但導演還是掌握到了拍片的真諦,最后的爆發相信賺到了不少眼淚。男主在懷著對父親多年的怨恨后因母親大學畢業回到家鄉,不了不親車禍去世,更加添了其對父親的不滿。但最后其還是選擇了原諒,深夜在家中發現舊時錄影帶,觀看的過程其實也是一次自我的救贖,那一段觸動了我,與異國他鄉的深夜也隨之動容。

對于這部音畫出色卻飽受劇情龐雜和蒼白詬病的電影,我有不同意見。
家庭電影始終是喜歡的類型。這部電影與之前一部相當喜歡的[In My Father’s Den]有些相似,關于一次回歸,往事,還有父子之間。
有人嘲笑,隔閡深黯的父子之間,是不會只因一段舊時溫馨的家庭錄影帶就冰釋了的。那他也許沒有看到Michael含淚問父親“我們之間怎么了,以前不是這樣的”。他也許忘了在息怒后漸暗的房間里,小Michael對已經離去的父親說晚安。而母親的意外離開,給出了父子間妥協與和解的最后答案。
影片在回憶與現實之間的穿插轉換表現得非常流暢。更是有一個相當巧妙的銜接,那是在小Christopher跑出家門奔向麥田之間插入的回憶段落。段落的開始,Christopher的背影消失,鏡頭移動到門廊前兒時的Michael和Jane。段落的結束,駕車的Michael看到了迎面跑來的兒時的自己,而后后視鏡中出現的已是現今同樣年紀的Christopher。
讀到的不少苛責是針對人物缺乏挖掘和深入,我認為沒有必要,至少這不是另一部[American Beauty]。成年的Michael是劇情唯一的主線

<花園里的螢火蟲>/
<Fireflies in the garden>2008
影片制造感動的功力只能說是一般
所謂的童年陰影 也停留在比較淺顯的位置
甚至看慣了溫情片的人 會覺得毫無波瀾
但是影片的優勢在于 人物關系的架構上
導演做了巧妙的連接
母親與自己的妹妹 Michael與自己的妹妹 母親妹妹的兩個雙胞胎孩子
他們來到這世上 都不是孤身一人
他們的姐妹是血緣的紐帶 是與生俱來的關愛 更是一種無可推卸的責任
從自己的過往經歷來看
Michael發覺能夠給這兩個年幼的孩子一點建議

“花園里的螢火蟲”Moved-written on June 29, 2009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