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2 22:18
首映:2014-08-08(中國大陸)
年代:2014
時長:98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5.9
觀看數:7050
熱播指數:115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洋妞到我家】用《洋妞》暗諷中國教育有意義嗎?
哦,真是,不要說什么映射了什么問題之類的,這演技,這劇情,這…實在無語,尷尬到爆炸,不管你內核是有多強大,這電影要我一個人看,我一分鐘都堅持不住,你先想辦法讓我有興趣看完再說什么玩意兒內核卟……好吧,字不夠,再加點兒,其實陳建斌,甄嬛傳我還挺喜歡的,那個皇帝么,好吧,沒太注意皇帝,不過他那張垮臉吧…看著不舒服
“在中國,父母會花很多錢把孩子送到有名的幼兒園或學校上學,其他時間不是學鋼琴,就是上英語課,舞蹈課,而我小時候常常爬樹,賣自己花園里的花,那我也會從樹上摔下來,或者被小刀劃傷,但我的爸爸媽媽認為,這是我成長的一部分。而中國的父母都是去保護,甚至在什么都沒發生的時候,就把孩子放在了套子里,中國的孩子非常孤獨,而在德國的孩子玩的是游戲,是需要和父母分享的游戲,那我在中國家庭最大的感受是,爸爸媽媽在家,卻讓孩子覺得沒有家” 孩子缺少陪伴,孩子想要的是陪伴
盡管此篇電影揭漏了很多值得反復思考的話題,但平心而論,真正能靜下心來好好地思考自己的孩子要去向何方的有幾個呢?
大人最應該教給孩子的是生存的能力、賺錢的能力、學習的能力,而不是搞個溫室放進去。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過的好一些,這當然沒有問題,如果有條件就送去留學,沒有條件就好好的培養孩子的自身能力,強化他內心的自信感,鍛煉他做事處事的能力。
不要讓他們去外拼,外在的物質隨時會因為某人的一句話被徹底的打碎,而孩子那顆心有可能會瞬間崩潰,且不談到頭來孩子會不會對父母做的感恩。
不管我們的父母本身條件是怎樣的,那都不能成為阻礙孩子自身成長的借口。
不管孩子處在什么樣的環境之下,而人們永遠追尋的都是幸福和快樂的人生,外在的物質可以很充足,但卻非常容易就會失去。內心的物質確是一直充足的,一直給,都給不完,這是每個家長最應該送給孩子的禮物。
未來的孩子將去向何方?你安排的生活是孩子想要的嗎?反復的問自己,反復的問自己,那如果這個定了,那以后孩子的發展方向和最終結局就已經定下來了
中國電影市場如今的紅火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就像一塊大蛋糕,誰都打算、都有可能在內地電影市場這塊蛋糕上分一杯羹,這就導致國產電影在數量上出現了單純的增加,但類型片的發展卻鮮有進步。如今的市場上多為愛情、喜劇、青春等題材電影,因為這些題材電影賣座,也就一窩蜂的去跟拍,典型的市場工業初級階段的模式。但并不能說其他類型的電影沒有,只是很少而已,比如這部《洋妞到我家》,家庭片。換句話說就是適合全家老少觀賞的電影,看似受眾面很大,卻不是市場喜歡的那種類型,電影可能不會賣座,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
什么電影適合全家老少觀賞觀賞呢?起碼現在的很多娛樂大片都具有這個屬性。但在類型化的選擇方面,要另當別論了。中國電影市場沒有分級制度,導致很多具有重口味情節的電影在院線放映,并沒有將不適合的觀眾區分開。美國電影分級,G級代表全年齡級,真正的家庭觀影,比如迪士尼的動畫片、《音樂之聲》等。PG級,父母要帶著孩子(10歲以下)看,比如《哈利波特》前幾部和《小鬼當家》,里面有點暴力和陰暗場景;PG-13
兩位主演徐帆和陳建斌的演技沒得說,就是沖著主演去看的。
但是看完了覺得電影有點淺。而且,看完的時候,心里有點不舒服。從頭到尾電影就是站在政治正確的角度在批評媽媽的行為。完全沒考慮一個曾經喜歡才子的女孩兒,是怎么變得神經質、暴躁、易怒、看不起自己的丈夫、把自己的女兒裝到套子里、一門心思想出國……
媽媽的這種集大成的中年女性的焦慮感是怎么形成的?簡單一句隨大流、沒主見就可以解釋嗎?導演完全沒有解釋,只是一味的批判。
陳建斌飾演的爸爸作為導演的代言人
【洋妞到我家】用《洋妞》暗諷中國教育有意義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0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