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0 12:17
首映:2015-02-06(柏林電影節)
年代:2015
時長:128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6.2
觀看數:44092
熱播指數:120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沙漠女王”毫無頭緒!沙漠里的無冕女王
你恐怕很難想象,這部電影的導演和編劇出自同一個人——沃納·赫爾佐格,一個十五歲就寫出第一個劇本的德國人。由奧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這個澳大利亞演員出演的格特魯德?貝爾,是一個極具傳奇意義的英國歷史人物。故事的背景則是發生在神秘的中東地帶——這一系列的國際元素拼搭,無疑讓人對這部電影在觀看之初就充滿了好奇心。
格特魯德?貝爾,這位英國旅行家、考古學家、語言學家和作家,為中東地區板塊的劃分和國家的建立貢獻了卓越的力量。妮可片中在黃沙漫天中穿越的造型深得人心,她的語言、態度和使命感使得格特魯德這位傳奇人物活靈活現出現在觀眾面前。一個美麗、睿智、卻果敢混跡在政客中間又掌控著話語權的女人,無疑將成為男人們競相追逐的對象。可惜的是,紛至沓來的愛情指引她在沙漠中前行,卻也讓她在人生的選擇上失去了方向。當事業成為格特魯德的全部動力,她用行動證明了一個女人如何對世界產生的劃時代的意義。那個從黃沙中走來的女人,蒙著面紗,隱匿在緩緩前行的駱駝隊伍中,從容而美麗。
<圖片1>
無意中在電腦看見這部電影(估計是朋友拿我電腦下載的),就打開來看了。
如果單純從故事角度去看這部電影,會覺得沒太有趣的故事性,不過應該反映了100年前的不少歷史。當然,我完全不懂那段歷史,完全沒有了解。所以還是就故事說電影吧:
貝爾一開始和那個賭徒外交官的愛情,看著好像很不成熟那樣。后來失敗了之后,她就一走了之,一輩子為了這段感情“奔波”、“逃離”、“追尋”。由于閱歷和經歷的局限,我是沒能理解她的感情。后來遇到三個男的都說要娶她,是因為她的個人魅力嗎?還是因為地位?她自稱是科學家、考古學家。但是片中幾乎很少去表現她的學術研究。似乎她能以在亂世中到處隨心所欲,只是因為她的貴族背景。
《沙漠女王》
很顯然,電影說明白了一句話,給了一個特別新也特別好理解的定義:女人,之所以稱為女人,就是因為她能夠做到男人做不到的事!當然,從此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什么做飯的女人多,但是頂尖的廚師到底還得是男人;而這個時代為什么女性領袖越來越多。因為男人政客本來就多,能夠成為“為男人所不能為”的政治家自然就反而少了。
為什么主人公格特魯德?貝爾被稱為“沙漠女王”?故事背景是一次世界大戰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覆滅,沙漠里的阿拉伯國家開始四分五裂,英法各國開始謀奪控制這些地區。而貝爾因為在中東地區學習語言,翻譯文學作品,進行考古工作。而且因為對沙漠的興趣,使得她甚至走完了阿拉伯人自己都沒有走完的版圖,她的閱歷,她的學識,她的背景(出身貴族,又有親戚擔任外交官,而后又與一名英國外交官戀愛),使她幫助國家,也幫助中東地區的小部落建立起國家。而且最終死在巴格達,至今仍受到當地人的懷念。
一個女性為什么能夠做到這一切?
首先是她的學識,還有她的見識。我們認為學識是女性婚姻的障礙,何況在那樣的時代
工作原因,在撒哈拉待過半年多時間,看到片名便點了進來。
電影中一望無際的沙漠,徐徐前行的駱駝隊,畫面之外,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惡劣嚴酷,但是讓貝爾剛毅機智,果敢赤誠的真性情流露的更加淋漓盡致。故事跨越英國,伊朗,沙特,埃及……中東和西方文明的差異在服飾,家居,飲食,甚至言談舉止的細節中不斷的碰撞交融,但又各為乾坤。貝爾生命中兩個愛而不可得的男外交官,同樣的對愛癡狂,溫柔似水,可是性格又截然不同,讓人不由得感慨情為何物。貫穿電影也貫穿貝爾一生的那本占滿了風沙和血淚的日記,永遠地留住了那段激情時光,成為阿拉伯夜空中一顆遙遠明亮的星星。
貌似這部電影評分不高,可我看到的是:圈養天鵝和鹿的美麗英國莊園,充滿異域風情的大使館,鋪滿鮮花花瓣。女角們的衣裳:細皺褶高領連衣裙,白色繡花蕾絲裙,中東特色繡花袖口。干凈又可愛的白色駱駝,女主漂亮的手寫英文字,沙漠特有的景色。初戀男主角沙啞性感的聲音,合二為一古銀幣浪漫愛情信物。細節很漂亮,撇去跳躍劇情和理不出女主為什么信仰在沙漠游走的動力外。我喜歡這部電影。
“沙漠女王”毫無頭緒!沙漠里的無冕女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