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0年看了《Amadeus》的錄影帶,后來92年又買了它的原版LD,我現在仍然覺得這是電影史上迄今最杰出的一部影片。記得收到LD的那天是個周末的下午,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公司,在辦公室看了起來,那時我的女朋友和我在一起,她看了十幾分鐘,就覺得很無趣,但還是陪我看了下去。但當她和我一起看完的時候,幾乎用掉了兩包紙巾。
影片實至名歸獲得了1985年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8項奧斯卡金像獎。飾演男主角宮廷樂師薩利埃里的默里.亞伯拉罕藉此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小金人。薩利埃里(Antonio Salieri)是十八世紀著名的作曲家,他一生寫了40多部歌劇。除了作曲家的身份,他還是音樂教師,在他長長的學生名單中,有L.V.貝多芬、F.李斯特、J.N. Hummel、F.舒伯特等。他也是維也納音樂學院(the Academy of Music in Wien )的創始人之一(1817)。有一種傳說是這個宮廷樂師毒死了莫扎特。影片通過薩利埃里這個自稱庸人的代表的視角來表現了天才的莫扎特。
我們不是音樂史的研究者,沒有必要去深究歷史的本來面目。歷史的長河中泥沙俱下

影片的場景和人物的處理都很大氣,更大氣的是對大師創作才華的傳達。當片中音樂響起時肯定會讓你你會毛孔頓張
這部電影的感覺 讓我最值得思考的就是導演的敘事手法,雖然這樣透過某個第三人的講述來演繹傳記人物並不少見,但值得玩味的是這部電影的視角,透過音樂上的對手薩里耶利講述莫札特,確實內容講的是莫札特的故事,但薩里耶利戲份反而比較多,表演空間也比較大。
讚許的是,以生命中的音樂宿敵去講述傳奇人物,使電影富有主題性,否則傳記翻拍成電影,多半淪為流水帳最後走上失敗居多,不過有些電影考量群眾,百分之九十會圍繞在愛情主題上,慶幸的是,這部電影並非以愛情為主軸,而是以'嫉妒'作為主題延伸出劇情

莫扎特傳:到處都是庸才,我寬恕你們的罪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