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0 13:02
首映:2017-09-02(威尼斯電影節) / 2017-11-08(法國)
年代:2017
時長:102分鐘
語言:法語
評分:6.4
觀看數:36674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交響班:教科級的劇情片 身而為師的驕傲勝
很溫暖很治愈很干凈的小故事。
全片人物對白好像都是現場同期聲,有點紀錄片的味道。
反對從意識形態的思路評價這種電影,這種套路、慣性并不高明。
這也是它與《放牛班的春天》最大的不同。后者有明顯的說教的態度,本片傳達的卻是一群下層孩子和他們的精英老師一起成長的故事。
盡管情節有些突兀,制作沒那么精美,但并不妨礙它的清純和暖意。
就當是個可愛的小童話吧!
我挺喜歡看教育類的電影。我在這篇影評中列了不少: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998132/]
本片是一部音樂教育類的電影,屬于中游水準。導演兼編劇是阿爾及利亞-法國混血,男主角Simon也是半個阿爾及利亞人。可能是由于這個原因,故事總是有意無意地強調民族融合和平等。
先說影片的優點:
1. 少年之間的互動真實,包括課室和聚餐,不會過分成熟,挺好的。
2. 不煽情。放牛班的春天有點煽情過火。
3. 第一次合演搞砸了,這個情節設置挺好的,很正常。
4. 小朋友Arnold問媽媽
法國電影,在我印象里從來不是以大格局致勝。這片也一樣,淡淡的,小小的,暖暖的。
同樣講音樂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故事,我不會拿他和《放牛班的春天》去做比較。也不會去和崔岷植大叔的《當春天來臨》做比較。盡管他們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側重點不同。更不會和前陣子的《爆裂鼓手》去比較,音樂類別都不同好吧,就我們打擊樂分類一個是流打一個是西打。嚴肅音樂好么!
和《當春天來臨》不同的是,此片沒有放大交代老師的來歷背景,而是非常簡單單一的一條線講述把一群熊孩子帶上舞臺的一個簡單的過程
一部讓我很感動的影片,起初只是因為時間合適而選擇了這部片子。
但同時也覺得自己很貧瘠,表達情感自我抒情的方式,這些年來似乎只有寫作。近年來,似乎也學會了喝酒。但是呢?我會演奏某一種樂器嗎,我會跳舞嗎,我會繪畫和雕塑嗎,一切偉大的藝術,活到我這個年紀,似乎開始領略了,但卻完全無法創造。
芭蕾是一切創造美的藝術,歌劇是所有的美的藝術的合集,而我,僅僅是領略了一點點的皮毛,就已經覺得非常驚艷。
但終究是被動的。
影片是開頭就可以看到結尾的美好,但卻不失最后美好的感動。
Simon是一個普通人。面對底層社區的孩子,無法一直自己的憤怒和失望。但是,同樣真實的人生體驗是,努力之后的成果,有著最大的幸福感。這也是人生凋敝蒼涼的底色中不乏亮色的一抹。
影片的拍攝風格頗指的玩味,大量的真實的鏡頭面對孩子們的日常對話。Abu在天臺上的崩潰讓人動容,Samir的頑劣可以看出家庭父親缺失教育的折射,但好在,大家總算在這個各自野渡的人生中合力取暖了一次。
藝術絕對是可以感化人生的,但如果心靈被蒙蔽
1、大抵,電影劇情的發展是故事主人公受到事件的刺激(激勵事件),生活產生了震盪,失去了平衡。為了回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主人公開始付出努力,隨著付出的努力、期待與現實結果間的落差產生了新一波的震盪,於是主人公又加強力道去追尋生活的平衡,如此反覆……,終於達到一個不可逆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有糾葛、有衝突、有轉折、伏筆揭曉、故事高潮和結尾等一連串的變化。表面看主人公有一個自覺的、明顯的欲望追求,可是從情節的變化中,觀眾會發現其內心還有一個不自覺的、朦朧的欲望。在這樣追求過程中
交響班:教科級的劇情片 身而為師的驕傲勝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9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