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30 19:43
首映:1990-09-12
年代:1990
時長:117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4
觀看數:57455
熱播指數:5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君臣人子小命嗚呼】沒頭腦和不高興必須死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11/rosencrantz-and-guildenstern-are-dead47.html
tumblr_mb6wdjmHBj1qbhnrvo1_1280
本片獲得1990年第47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電影講述《哈姆雷特》中兩個小人物的故事。在荒郊中,兩人在趕路,其中一個人發現一枚硬幣后就開始玩它并發現硬幣的一面總是向上,另一個人則開始思考硬幣代表的意義。途中,兩人遇到一對戲子,兩人將他們趕走后來到哈姆雷特的宮殿。隨后,兩人接受國王的命令,打探哈姆雷特的生活與想法。其間,《哈姆雷特》中發生的故事一一上演,兩個男主角卻無所事事的東游西逛。兩人在閑逛時有碰到那隊戲子,之后看了一段戲中戲。最后,哈姆雷特被國王送往英國,他們在海上遭到海盜襲擊,之后又因為哈姆雷特將殺頭的信掉包,兩人紛紛被絞死。
通過電臺故事可以知道,本片完全是編導的一部戲謔之作,講述《哈姆雷特》中兩人被一筆帶過人的故事。可以說,本片除了諷刺、荒唐之外,沒有任何積極意義的主題。因此,本片也就沒什么可說的了。
當然,沒有主題不證明電影不好看,本片恰恰證明的了這點
1. 永遠向上的硬幣(宿命?荒誕?時空的停滯)
2. 像做夢一樣不記得開頭,不記得自己從哪來到哪去,名字搞混(身份缺失,或是名字不重要)
3. 忽然出現又消失的戲班子(消失時硬幣忽然變成了反面,為什么),忽然來到王宮(王宮是個不斷繞圈子的地方)
4. 兩人完全狀況外,只是努力不穿幫
5. Oldman的角色比Ross的更憨,后者更像理智,聰明。但Oldman的角色有時又能說出很感性又切中要害的思考(死亡)
6. 在球場上,網的兩邊,play words(只能用問句);哈姆雷特亦如此,但比他們二人更高明
在激情的歷史中,“舞臺中的退場就是人生中的出場”,哲學(Guildenstern)與科學(Rosencrantz)這對小兄弟最后也免不了"deaths for all ages and occasions” 的結局。
已經感覺到解脫的科學最后還不免盲目跟著哲學用作為必然帶有憂郁的否定的閉目來實踐哲學對死亡最后的解答:“There must have been a moment at the beginning, where we could have said no! ”
沒有"……no!"!——這一切都是悲劇家的天下。However, there must have been a moment at the beginningm where we could have said yes… 只要能殺死莎翁,擺脫歷史的掌控,我們就能贏得一切。可是,又不免要出于歷史的原因去殺,于是一切就又會像那只紙飛機,又都飛回來了。
要等到哲學真正能說一個real yes,恐怕還要再死很多次。在此期間,希望的種子將存于飛翔中的人造紙飛機——Angelus Novus。
【君臣人子小命嗚呼】沒頭腦和不高興必須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0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