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3 02:22
首映:2020-12-17(荷蘭)
年代:2020
時長:124分鐘
語言:荷蘭語,德語,英語
評分:7.5
觀看數:50120
來源網:三年影院
被遺忘的戰役:國產電影學習:主角臨死,能不說話盡量不說。
影片開始,行進的軍隊和納粹旗幟被拿下兩個場景,讓我不由自主的認為,這座城市已經被盟軍解放,但是軍服讓我感覺不對勁,這是其一。
隨后鏡頭轉向市長,明顯看出那些照片是證明這個市長和德軍的“合作無間”,隨后市長讓秘書通知他老婆收拾東西跑路,這是其二。
再加上軍官的軍服,這一切都表明,是德軍在撤退,不是盟軍進駐,在這個節骨眼,居然還有人圍觀??還有小男孩那種不長眼的去挑釁???
再重復一邊,德軍是在撤退,不是潰退,更不是已經投降,這群吃瓜群眾怎么那么看不明白?
2022.03.20
潰敗過程中的德軍,完全沒有了戰斗意志,一觸即潰,如驚弓之鳥,有點風吹草動就驚慌失措的逃命。像盧卡斯那樣已經崩潰的士兵,徑直走向敵軍,直接走向死亡。
潰敗的德軍猶如喪家之犬,更像落水狗,是最窮兇極惡和瘋狂的,剝去溫文爾雅的偽裝,禽獸不如。17歲的荷蘭青年德克招惹了撤退的德軍,導致三名德軍士兵死亡,引來殺身之禍。本來抵抗組織同意幫他逃走,可是他父親維瑟醫生卻讓他去自首,醫生天真的認為他救治過德軍,尤其是醫治過德軍司令的腿傷,頗得司令的夸贊,因此求司令網開一面
向上俯瞰軍事的博弈,向下探索人性的光輝,大中有小,小中見大,而三個不同身份立場下的人物抉擇,三個鮮活生命的情感表達,則避開了生硬俗套的歷史描繪……
戰爭是無法駕馭的,是恐怖的噩夢,亦是人類釋放的災難,當凡夫俗子武裝成士兵,當傷亡烙印在外觀,無法泯滅的,是內心的良知……
最后要說的是,戰爭不是用來美化的,也不是用來遮掩的,站在全人類的角度上,才能創作出令人尊敬的作品。
一部很好的反戰影片,任何一場戰爭都是災難性的悲劇,一部電影如果純粹鼓吹和宣揚戰爭,單純突出英雄主義,那一定算不上是優秀的影視作品,因為戰爭本質上是殘忍的、血腥的。創作者如果能客觀的探索戰爭本質,通過影視作品展現戰爭狀態下的各種人性以及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傷害,從而達到警示人類,反思戰爭,捍衛和平,規避戰爭的目的才是戰爭電影最該具有的意義。
首先不是市場花園行動。1944年10月初,盟軍的市場花園行動因損失慘重而宣告失敗,為了打開斯海爾德河口,盟軍對德軍展開了斯海爾德戰役
第一次交戰東線打t34,鐵拳不能在正面戰壕,暴露后還和坦克對狙。鐵拳可以放到側翼。還有那顆地雷,之后鏡頭也沒有交代踩沒踩
加拿大的指揮官,草官人命。火力偵查死了多少人?撤退還不打煙。
炮兵反應太慢,為劇情而削弱大炮 ,因為要靠偷來的地圖,來組織包抄拿下陣地。側翼包抄后正面佯攻的部隊應該給積極的反應,這種協作感拍出來會很有意思。
沒看之前,以為這個電影三觀不正,于是引來他媽的新納粹法西斯流氓如上所述的吹噓。
我看了個開頭,開頭納粹就被打得落荒而逃。這電影我越看到后邊,腦中浮現出上述影評,胸中就越怒火中燒。
看到中間,還是只見兩個納粹潰兵,到了結尾納粹都打成孫子了,你他媽跟我說“盟軍也會怯戰逃跑,德軍也會誓死抵抗”?
那篇影評留言區還一片吹噓“這才是影評”,你說不是小號、水軍他媽的誰信?還是說有那么多跟你一樣的爛貨?
狗屁不通的那個影評,標題那么長,原文引述如下:
“戰爭片
被遺忘的戰役:國產電影學習:主角臨死,能不說話盡量不說。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