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這部《Dangal》,終于在大陸引進了。
印度電影的崛起,是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就憑這,本文決定不用“阿三”的字眼。這部充滿誠意的作品,也是有口皆碑。在豆瓣和IMDB都有著極高的評分。豆瓣、IMDB最初分別給到了9.6和9.2分。最近評分在兩網站上都穩定在8.8分。
IMDB的8.8分是什么概念呢?被影迷奉為經典的《阿甘正傳》和《盜夢空間》在IMDB也都是8.8分。當然我們不能過度迷信評分,參照而已。
這部電影根據印度真實事件改編,故事線非常簡單。父親馬哈唯亞(阿米爾汗飾)曾是印度摔跤冠軍

一開始我也質疑,為什么孩子身上就該背負父親未實現的夢想?他們獨立的人格憑什么被忽視?女生看著這部電影,應該有很多次憤憤不平,憑什么女生就應該躲在廚房里終日油煙相伴?!憑什么女生要忍受練摔跤而被恥笑的痛苦?!憑什么女人是家里的負擔,女大不中留?!憑什么女生命里就沒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愛的人?!男女不平等的待遇似乎從降生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好了。
但是我想說,不要忘了,這里是印度農村社會,稍安勿躁,咱們可否入戲徹底點?
Babita和Geeta背著父親去參加婚禮的時候

多圖原文鏈接:http://t.im/1djdz
來說說這部最近很火的電影《摔跤吧!爸爸》,一開始看名字,我還真以為是哪個綜藝改的大電影。似乎從《三傻大鬧寶萊塢開始》,印度電影名的翻譯就顯得特別萌。國內上映后,豆瓣從8分飆到了9分。
看著豆瓣清一色的5星,我果斷點了1星。
【關于電影思想】
這部電影情節的發動機,便是父親從始至終對世界金牌和為國爭光的執念。電影一開始,他便有如此想法:為國爭光-獲得世界金牌-子承父志-生個兒子,這個想法在二女兒誕生之后,在父親自己的話里得到證實。我們假設這個兒子真的存在,那這個兒子的命運,已經被父親的這句話注定了,之后大女兒和二女兒展現出的所謂的“天賦”,不過是“曲線救國”,“女承父志”的借口。
大女兒降生,父親的一臉愁容及強顏歡笑。對生命的冷漠和對女性的輕視,就寫在父親的臉上。
接著,二女兒的降生,居然是妻子一臉愧疚,這句“我沒能給你生兒子”,顯然已經把自己擺在了男權社會下產物的位置。

摔跤吧爸爸
看這部之前我剛好看了阿米爾汗的另一部片《地球上的星星》,很有意思的是,《地球上的星星》講讓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別把孩子當作完成自己夢想的工具,而《摔跤吧爸爸》卻是一個獨斷專行的父親強制兩個女兒去練摔跤,甚至為此剪了她們的頭發。
這樣明顯的對比我說實話剛開始有些納悶,雖然是在兩個不同的時代,所面臨的社會現狀不一樣,可他都是要為改善現在的印度社會而努力不是嗎?可是當我在看片的時候卻沒有覺得這兩種不同的態度有什么錯,在看前者時

“摔跤吧!爸爸”致 阿米爾·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