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總是存在的太陽一定會升起黎明一定會到來相比于魔戒1是一行人的冒險征程 2則更像是一場恢弘龐大的歷史史詩 戰爭無疑是世界上最為殘酷的東西 沒有什么比聽到援軍的號角看到黎明前趕來的伙伴更讓人為之所動 潸然淚下 全程無尿點 BGM依舊神 很能戳動情緒 小葉子依舊帥的我不能自已 從城堡樓梯踩木板滑下來射箭救人真的帥炸!阿爾玟真的好美好美啊 精靈王說得不無道理 漫長的時間漫長的等待只能帶給你孤獨和絕望 那一段看的人有點難受(但我相信他兩會有好的結局

最喜歡Sam了,遵守諾言,心地善良,在關鍵時刻能帶給人厲害。
難怪甘道夫在知道Frodo有Sam陪伴的時候,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指環王》3部曲是我最喜歡的電影,雖然我不是原著黨,觀影之后也未去看原著,因為覺得不必要,因為怕壞了對電影的美好記憶。二十年前是在北大百年禮堂看的《指環王》1,享受的是學生票價,十元一張票。買票時并不知內容,不知有多好。可看的過程確實被驚艷到了!如夢如幻的美景、美人,驚心動魄張弛有度的故事情節,生動形象活靈活現的角色演繹。之后的2和3都是上映即看。雖然后來又多次在電腦電視上看,只是細節依然不甚清楚,一直以為是自己高度近視的緣故。這次看CGS中國巨幕,卻發現原來不是我的問題

《指環王》、《時光機器》的小說原著皆經典,二者的電影版本亦經典,都非常值得一看。但由于媒介和受眾的不同,兩種文本詮釋形式便出現了差異,根本原因源自小說作者的相對小眾性追求和魔幻電影的大眾化市場取向。
首先在主題展示上,電影突出愛情和友情等普世情懷,弱化故事作者的批判意圖,這樣才能全球通行。比如,《時光機器》小說所要表達的主題是對現實的批判,作者H.G.威爾斯的情懷頗似《美麗新世界》的赫胥黎。即男主借時光機器去往未來,看了人類社會兩極分化極端化的惡果——高高在上的階層為追求“美”的生活表象而把生產/手工/苦力階層趕入了地下,人類社會裂變成兩大類:一類生活于地面上,錦衣玉食卻惶惶不可終日;另一類生活于地下,丑陋卻身軀強壯。隨著男主的歷險,謎題漸漸揭曉——原來是地上人類由于無體力無技能,淪為了地下階層所圈養和獵殺的“羊”,即他們的食物。而在《時光機器》電影版本中,這一H.G.威爾斯所竭力表現的社會沖突主題,被愛情和天災化解掉了。電影版本編劇以愛情貫穿全篇

好像想明白了最喜歡這部的原因。從這部以后,那個精靈、巫師、矮人、樹人、霍比特人……奇幻生物活躍的時代,就慢慢走向終結了。
攻城之戰里,最開始興奮的是,中世紀重武器最后的輝煌。到最后,古老的樹人掀起洪水、毀掉大壩,這大概是智慧生物對即將到來也必然會到來的工業革命時代,最后的反抗了。也終于懂了洛汗王舉劍時的那番話。屬于古老奇幻生物的時代即將過去了,這是他們維持自己榮譽的最后之戰。最后的最后,弗羅多站在城墻上,和法拉墨的那番話,大概是對即將落幕的黃金時代的最好的注解。
“指環王2:雙塔奇兵”Even the smallest person can change the course of the future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