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3 13:45
首映:2003-09-05(中國大陸) / 2002-12-12(中國香港)
年代:2002
時長:101分鐘 / 97
語言:粵語
評分:9.3
觀看數:53685
熱播指數:3139
來源網:三年網
對無間道三部曲的個人理解
<圖片1>
19:14 劉通知琛今晚要抓捕,琛拿的是直板手機
19:47 劉交出電話,大B一直坐在那里,兩人從此時開始都不可能在那里用手機
20:00 公布頻道號454870。全體人員設定頻道,但是在現場的人要怎么知道這個頻道號,求用過對講機的大大們解答。
20:25 劉開始頻繁打字,不知道是在干什么,黃過來看,劉疑似有些緊張(有可能是在發短信,但是他這個時候能發給誰呢?)
20:39 琛到現場
21:17 琛全班人員交出手機,琛和D路換新手機
<圖片3>
21:32 琛新換上的翻蓋手機收到短信,被告知頻道號。但是屏幕上出現的確是一臺直板手機的屏幕。此處是一個穿幫。這個穿幫就讓人疑惑導演的意圖了。如果導演是表示是直板手機收到了信息的話,劉知道直板手機的號碼,可能是剛才打字那里是給琛發了信息。如果導演是想表示是翻蓋手機收到的信息,那劉是不知道翻蓋手機號的,就只有最后才跳反的大B有可能給他發這條信息了。也就是說大B甚至知道劉都不知道的琛哥臨時手機的號碼,琛在這次行動中讓大B做緊急情況的后備。而且有意思的是
始終認為好的電影評論應該是結合自己的故事用心去體會的,而不是對電影情節的白描,我用我自己的經歷去體會導演的意圖,有時候能明白,有時候更迷茫,我想有些事情是必須自己經歷了才能明白的。
《無間道》中那個經典的場景假如這樣代換一下,一只河馬拿著槍指著大象的頭說“我想做回大象!”大象忍住笑,對河馬說,對不起,我是假扮河馬的大象!于是,河馬也笑了。
人們每天不停的忙碌,很多時候都是為了試圖證明給別人看自己到底是什么?熟不知,一旦踏入這個證明的無間道中就再也無法回頭。
我也不例外,一直試圖證明自己的能力,去嘗試自己不熟悉的事情,躍躍欲試與浮躁交織在一起就犯下了很多的錯誤,這讓我十分后悔。
可是我們能放棄嗎?
一旦放棄就意味著平庸,意味著有可能從此以后要回到父母安排的那個圈子里,過著象他們一樣悠閑但是無為的生活,每個人心理都在掙扎,都在思考我該放棄超越,還是回去平庸的生活。
無間道=博弈論?
假如電影中的2個主角都不去試圖證明自己,粱朝偉繼續去做黑社會,劉德華繼續去當警察,那么2個人都不會死
佛曰:受生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做個好人太難了,在壞人堆里還要勿忘初心也太難了。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無奈多數時候沒有選擇,只能被推著走。
傻強死的那段,挺觸動的。小人物往往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如果可以,真得很希望他倆能繼續合作,都忘記過去的痛苦,與自己達成和解。
但是劉德華梁朝偉真得好帥啊
本篇可能會比較長,主要涉及與美國版的對比、人物性格、劇情分析。
首先,關于與美國改編版本《無間道行者》的對比,其實兩部電影的核心劇情是一樣的,但是都注入了不同區域的文化特色,想表達的東西不同,因此很多地方不一樣,美版更多的就是為表達劇情,港版更多的是表達江湖情義,身不由己。其中最重要的以下幾個不同:
? 一個表達的直接干脆,直來直去,一個是要間接的表達出來,故意留白,不交代清楚,讓影迷討論。舉例來說,關于留白,美版直接交代為什么要最后兩個臥底要在天臺,是為了在黃警官死的地方把事情搞定。美版里面的“劉德華”上天臺被“梁朝偉”陰的時候,梁朝偉是直接躲在后面然后大叫,fuckfuck蹲下蹲下,但是港版里面是一堆炫酷的鏡頭之后,梁朝偉從劉德華身后出來了。這個就是直接與留白的對比。
? 一個充滿英雄主義色彩,港版更多的是要表達那種江湖情義,表達那種血雨腥風的江湖情節,身不由己,各種人物都很神話,不管在什么時候都特別鎮定,被人拿槍指著頭也無所謂的樣子,但是美版里面,都跟平常人一樣,滿嘴滿嘴的FUCK
臥底片的經典。十多年前的回顧,再次震撼。表演、音樂、劇情無一不上乘。尤其是梁朝偉的眼神啊,天才。名字也起到極致:無間道,佛法的阿鼻地獄,十八層地獄的最底層,長壽是無間地獄的最大痛苦。“我想做個好人”“我是警察”,無奈嗎?濃縮嗎?一步錯,步步錯。“你們臥底為什么都選在天臺上見面”“因為我們光明正大”,滿足嗎?心底無私天地寬。
也是我最喜歡的警匪片,四個字概括劇情:誰是臥底。劉德華、梁朝偉、余文樂都是我好中意的靚仔啊,但別誤會,與看臉相比,這部影片的劇情更屌,引人入勝啊,有種“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感覺。而且不管警察還是匪徒,都有種讓你又愛又恨又心疼的感覺,愛他們是因為他們都有各自不得已的苦衷,恨他們有時是因為他們心太狠有時又因為他們太仁慈,至于心疼,是在他們面對所愛的人不能夠坦白自己的身份不能夠陪在他們身邊的可憐,還要一個人默默承受,揪心啊。
對無間道三部曲的個人理解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