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開頭女王的(閱兵?)、蒙巴頓的葬禮交織著愛爾蘭人的自白,統治與反抗;女王、安妮公主、親王、查爾斯、蒙巴頓的不同時空下捕獵,蒙巴頓卻成為了獵物。
———————————————————
E2,撒切爾看到所謂貴族的高傲與粗俗,不用努力就可以衣食無憂,卻在這里看低平民,主動退出他們的test;戴安娜渴望注視、渴望童話,高分通過test,所以那頭鹿是她,外表美麗、為王室喜愛,逃不過失去自由,被困在繁華的城堡。
女王依舊以高姿態審視政體,撒切爾的實干主義對抗王室為代表的貴族的享樂主義

我竟然被感動了。不知現實中蒙巴頓有沒有真的朗誦過,但編劇以末代總督之口在一個老兵聚會的背景讀這首詩把英國人對往日皇冠明珠的復雜情怨掐地非常精妙。雖然這詩現在肯定被白左批。
PS)曼德勒也是二戰中10萬中國遠征軍敗撤的起點,6成國軍葬身野人谷,壯士一去不復返.。Road to mandalay,遙祭下未能尋到歸途客死荒野的遠征軍
Mandalay
Rudyard Kipling
By the old Moulmein Pagoda, lookin' lazy at the sea,
There's a Burma girl a-settin', and I know she thinks o' me;

最近重追了,覺得女王真不容易,一個人什么都不做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內心得多么強大!當然偶爾會有些嫉妒小心思,我輩豈非圣人!但鐵打的女王流水的首相,讓我不禁想起時間,它任時光飛逝,滄海桑田,它始終靜靜流逝,最是無情。
本劇中最讓人動容的是王冠下的眾生相,菲利普親王,瑪格麗特公主,查爾斯王子,黛安娜王妃。
菲利普親王蹦噠了幾次,也停了下來。瑪格麗特公主有野心,始終覺得憋屈,反抗但不徹底,因為他們始終依附于王冠,難以割舍,去心懷不甘。人哪!最缺乏的就是自我認知

gentlemanly,princely,用一個單詞的糾正,彼得.摩根就將查爾斯與戴安娜相識之初的差異與微妙刻畫地入木三分。卡米拉與查爾斯的那通電話,背景音是兩人談論戴安娜異常“成功”的test,而前景畫面卻是戴安娜不明就里的陽光、快樂與自信,以為贏得了如錦的未來,還時不時穿插著貫穿整集的“被圍捕的雄鹿”的受傷、逃亡與被射殺,將這場皇室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標刻上“算計”“捕獵”的標簽。當查爾斯憂郁地說出she's a child時,他已從被害者變成了加害者。

《王冠 第四季》驚艷!一些隨筆感想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