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1 23:33
首映:2018-10-05(釜山電影節) / 2018-10-13(日本)
年代:2018
時長:100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8.2
觀看數:41826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日日是好日》小溫情,大體會
很多事物本是沒有意義的,就像個容器一樣,只是用自己的意義去填滿了它。
如12年用一次的碗,意義在于人12年的一個節點,意義在于人。
“做茶”也是一樣,在每個周六去做茶,日復一日的堅持,經歷春夏秋冬風雨云雪,經歷畢業工作結婚生子,“做茶”就有了巨大的承載,意義非凡。
很多事情不一定是做茶帶來的,但它卻是個貫穿性的見證者。如同村上君所熱愛的跑步/寫作/爵士樂,當你日復一日的去認真做,就有了它獨有的哲學。
首尾呼應最后點題,有點像命題作文,但茶道又是形式為先,所以電影的結構是否有意為之,也有點猶豫,日本電影的禪意有時會掩蓋電影技法的問題,但有時又覺的沒必要陷入西方電影語言的束縛,正如片中所說,“不要用腦子想,用身體去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雨天聽雨,雪天賞雪,夏天感受酷熱,冬天體悟寒冷。
練習是次數的累計。
實際電影跨度很大,至少有十幾年的時間,但又不覺得,因為茶還是那杯茶,茶道講究一期一會,每次似乎相同,但又不可能相同,所以用心意注入形式,讓每一次都沒有遺憾。
影片開頭是無比的瑣碎,劇情非常緩慢。到底是電影還是電視劇?我忍不住去看了看評分再次確認自己有沒有搞錯。
但,慢慢地,隨著鏡頭展示的細致做茶動作,簡單的臺詞,女主一步一步慢慢鋪開地愛上茶課的心路,如涓涓細流慢慢地滲入我心里。人生有很多的苦,當它來的時候,唯一能做的是慢慢習慣它。但萬事萬物都有周期,就像劇中的春夏秋冬,苦盡甘來。不要用大腦的邏輯去分析記憶,只要做過一次,身體便記住那些步驟。
周而復始的日子,是平淡也是暗流涌動。劇里面有一塊匾額,寫著“日日是好日”
這篇文章原本的標題是《哪怕明天就會死,我也要……》,臨到落筆時,我還是毅然把它換了。
取更吸引眼球的標題,讓更多人看到是好事,但我寫這篇文章但初衷不是這樣的,它更多是一種溫柔而克制,但是持久的姿態,我希望它是一致的。
不妨直說,我最近挺消極的,一個人的時候,甚至會流淚。
因為生病,哪怕安慰自己并沒有什么大病,但病了快一年,斷斷續續,反反復復,找不到病因,又斷不了根,隨時都會發的隨機性太折磨人,哪怕作為一個成熟的成年人,心理建設了無數次,仍然有時會敗下陣來。
無論想什么
《日日是好日》是厚樸文章中推薦的,果然同氣相求,我很喜歡淡淡的、平緩的、無甚情節的日本電影,比如《面包和湯和貓咪好天氣》。《日日是好日》同樣是很靜很淡然的作品,女孩子從大學畢業起學習茶道,一步步人至中年,品嘗了四季和人事的變遷。二十四年的光陰,茶道塑造了她,陪伴了她,深化了她。
興趣大抵分兩種,都可以帶來享樂。一種是滋養你的,一種是消耗你的。刷短視頻、打游戲消耗的是一個人的精氣神。女孩子做茶是在滋潤著自己的精氣神。當一個興趣持續地做下去,持續到自然而然地離不開它
日日重復的烹茶人生,緩緩流淌,即使波瀾不驚,也是一種幸福,一種面對紛繁世間,人生百態的釋然后的平靜如水,如女主每一次煮茶時的水聲,咕嚕咕嚕,叮咚叮咚。
“日日是好日”是唐末五代云門文偃禪師一日坐堂說法。出自《碧巖錄》第六則:“云門垂語云:‘十五日已前不問汝,十五日已后道將一句來!’自代云:‘日日是好日。’”
何謂日日好日呢?非得事事順心,萬事如意馬?每當節假日我們都會給親朋好友一段心想事成的祝福語,那是我們美好的期盼,自然無礙。但并非活著的每個日子都能波瀾不驚。人的一生
《日日是好日》小溫情,大體會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