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2 05:04
首映:2021-09-03(中國大陸)
年代:2021
時長:98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8.9
觀看數:62446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1950他們正年輕”昔時先輩肉軀化城墻,護山河無恙,今日吾輩生于安樂,猶不可忘。
這是我看過的最不煽情的電影。
但我從第一分鐘哭到最后一分鐘。
“他整個人那么長,躺在那里,衣服掀開,白色的腸子全部露出來……沒有血。血流完了。他想喝水,我說不行。我把手放到他脖子下面,他一直用頭撞地,咚咚,咚咚……他想拿我的槍,想早點結束痛苦。我又說不行。他掏出一個銅板,說給妹妹,我說我會給他上交,會寄給他妹妹,但是哪兒有地址呢。衣服前面一撕:山西什么什么地方,都寫得清清楚楚。我答應他。后來我往山上跑。碰到一小支隊伍。他們來幫我一起把他安置好。我刮下一塊樹皮
918,東北人,正好今天不用串休,很應景。
作為主旋律方向的片子,主創的表現難得的克制了自己的主觀導向,全程都是老兵原音,沒旁白,努力只用剪輯和鏡頭語音來體現主創的想法,感覺即使是在主旋律方向上國內創作者的人文情懷也是不斷在進步的,很了不起。不懂我在說什么的去看看金棕櫚的華氏911。
從情懷共鳴上個人感覺融入很容易,甚至沒有我觀前想像的濃烈,我是想看血與火中的戰友情的。看完又仔細想了一下,采訪的時候都是85歲以上的老人,在青春最好的年華失去戰友的傷痛和個人生理心理的創傷
影片最后一個鏡頭劃過抗美援朝英雄紀念名單墻,在當下正年輕的我看來,這莊嚴的幕墻上的名字沒有溫度,沒有感情,但擁有這名字的人貢獻了青春,甚至是生命。我無法觸及與感同身受。
因為他們相信未來,我們才擁有現在。
倘若天下和平,世界永無戰爭,所有人的生老病死都是順其自然; 而歷史告訴我們,和平是因為有人犧牲。
記錄片中的老人且在,我們有機會站到他們面前,傾聽他們的人生經歷,待到老人辭世,他們的人生經歷也將成為歷史。
讀史明治,但歷史終歸是少了溫度。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
干一個活干了三四天沒弄出來,可惜,就差這一個沒有完成了,不然中秋三連休。下午兩點多想換換腦子買了個電影票看電影去了,不過這個電影并沒有那么放松。
作為一個標榜自己是近二十年軍迷的軍事發燒友,很多時候都是從戰爭的武器、戰役、軼事等方面去了解相關的軍事歷史知識,可惜卻好像忘了,這些歷史也是一個普通人創造出來的。本片從若干抗美援朝的老兵的視角來講述他們所經歷的戰爭,也就是電影里喜歡采用的小人物視角來看待戰爭,但效果嘛。。。
本片應該是一個院線上映的紀錄片
看完此片,既沉重又感動。
也更讓我想起那句:中國人不怕事 也不惹事!
他們說:活著干,死了算。他們高唱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在戰爭面前,他們既渺小,又偉大。
任紅舉、周有春、馬世勛、周繼成、薛英杰、湯重稀、包月祿、王貫三、郭瑞錚、雍未太、李維波、王仁山、談學賢、葉發坤、孫德山、唐章洪、那啟明、林炳遠、金東輝、劉素謙、熊朝瑞、白清林、易如元、周全弟、尹志云、葉士禮……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民志愿軍!
影片中,老兵們的口述史無不令人動容。
在轟炸時
真實經歷過戰爭的人會告訴你:電影里演的不是真的…真實經歷過戰爭的人很少有主動回憶那段往事的,因為太過于殘忍、太過于沉重了…真實經歷過戰爭的人即便過了很多年也依然忘不掉戰友的名字,那是一種陪伴著出生入死的感情…真實經歷過戰爭的人才知道什么是使命:那是即使拿命也要完成的事。
我終于明白那個名字的來由:那些在戰場上的英勇的烈士,他們可能沒有名字,亡于異鄉,但他們永遠應該被銘記,永遠值得被銘記…
因為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1950他們正年輕”昔時先輩肉軀化城墻,護山河無恙,今日吾輩生于安樂,猶不可忘。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