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0 09:54
首映:2008-02-29(美國)
年代:2008
時長:115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1
觀看數:76892
熱播指數:270
來源網:三年影院
【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一念生而緣起,一念生而緣滅。
波琳家族與英國亨利國王(伊麗莎白一世的父親)
安妮與瑪麗,波琳家族姐妹花。安妮美艷張揚,瑪麗唯美溫柔。
父親一開始就存在用女兒獲得更高地位的念頭。商人家族來求婚長女安妮,他將次女瑪麗許給他。理由是:安妮更優秀,更能為家族獲得利益。母親不開心說“難道瑪麗不優秀嗎?”父親說“優秀,但是太善良”
瑪麗和國王在一起的夜晚,國王表示在瑪麗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身為次子活在長子的光芒下。內心陰影或許是存在的。
姐妹間好與歹,總是不斷,世間最親密的人,也是最嫉妒的人。
那個年代有愛情嗎?有!但是它太單薄了,金錢權力欲望足以將它摧毀。ANNE成了奠祭品。是無盡的貪婪鑄成了那條不歸路。伯爵夫人到皇后,ANNE的野心如野火般肆意蔓延,終究那兒成了一片焦地,也是她的葬身處。MARY善良真誠,她贏得的國王的愛,只不過這個國王也只是一個喜新厭舊,容易被誘惑的普通男人罷了,那短暫的愛,讓MARY看透,明了。雖然姐姐一次次的踐踏她的真心,但是她還是竭力的擁護著姐姐。MARY說,她是我的另一半生命。學會放下,讓她在最后得到了幸福。她是最后的贏家。脫離了那充滿斗爭,陰謀,布滿陰霾的皇宮。鄉間的寧靜與愜意,丈夫的疼愛與尊重,孩子的歡笑的跳躍,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生活!
看這部電影的理由是:Natalie Portman和Benedict Cumberbatch
又是一部在看電影之前先讀了原著的電影。原著很厚,有一個充滿簡約復古氣息的封面,好在它不是隨大流地以同名電影的劇照作為封面,那樣的話我是不會去讀它的,絕對不會。
《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它有一個更為抽象的譯名《鳩占鵲巢》,而后者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不靠譜的譯名。《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所講述的故事,是關于命運而非親情。在文藝復興時期有著很多命運與瑪麗與安妮相似的女子,最出名的恐怕是西澤爾·博爾吉亞那個美貌驚為天人的妹妹琉克勒西婭·博爾吉亞-為了保證父兄在意大利的勢力,她三次出嫁,前兩次的丈夫都因利益相關而被殺害。很多人惋惜這個女子的命運,無論她是否如傳言所言是父兄的幫兇,邪惡的三位一體。而我從不認為她可以從中脫逃,因為她是一個博爾吉亞,在那個充滿毒藥與陰謀的年代,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掌控自己的命運,無論如何,都必須在歷史的殘酷背景下掙扎求生。
因此,安妮和瑪麗,哪里存在什么“鳩占鵲巢”,那個位置,無論是情婦還是王后,都不是屬于她們的
額。主要是養眼呀。顏值擔當十分。
就是感覺片子落意不夠意思,
度沒有表達好。
兩個女孩都是我喜歡的,眉眼間都是風情與魅力。不同類型,還有,大胸與平胸的區別。哈哈哈哈哈哈哈。
出乎意料,看到啦,卷福,小雀斑,還有加菲呀。額。然后都是來打醬油的。
相對強勢的姐姐和善良溫柔的妹妹。國王只是個下半身動物,你們只有你們。
彼此而已。
至于皇室秘史呢,不知道有幾分真真假假
幾分藝術加成啦。
這種類型都是大事件,是真的。
至于其他。都是電影需要。藝術需要。
兩個女孩子都美麗。我喜歡。
對于我們這些看慣了《金枝欲孽》、《戲說慈禧》,甚至《大奧》、《大長今》之類的亞洲觀眾來說,這實在是一套既不夠八卦也不夠肉麻更談不上復雜的宮廷戲,總算演員們還談得上中規中矩。但據說這部戲的原著,在英國掀起了一股戲說熱潮,這本書走紅之后,作者又接二連三地寫了不少續篇,每本都大賣,看來不管是哪里的讀者觀眾,都喜歡宮廷秘聞/后妃斗爭之類的故事。
【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一念生而緣起,一念生而緣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