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8 22:36
首映:2017-03-10(中國大陸) / 2016-02-16(柏林電影節) / 2016-07-27(英國)
年代:2016
時長:104分鐘 / 10
語言:英語
評分:7.4
觀看數:55538
熱播指數:175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天才捕手:一個編輯眼中的《天才的編輯》
<圖片14>
說來慚愧,在本片提到的8位作家(或有遺漏)中,看電影之前我唯一不認識的就是主人公托馬斯?沃爾夫。除出過場的沃爾夫、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外,存在于臺詞當中的作家有托爾斯泰、福樓拜、亨利?詹姆斯、喬伊斯、普魯斯特。光是聽到這些名字被念出來就能有所觸動的觀眾,不會太多,絕不會。我愿意把自己計算在內,并認為這部電影就是拍給這些觀眾看的。
<圖片6>
之前完全沒聽過(看過)托馬斯?沃爾夫這個名字,對此我是有所懷疑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聽過(看過)也沒什么印象,不會像上述其他名字那么熟悉。這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就是純粹從這部電影的講述中來了解這位作家。影片的主體并不是呈現“天才之為天才的全過程”,或許是根本就沒有這個過程,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一出場就是天才。一切就這么直接開始了,觀眾只是跟著他一起走向結束,這是一部相當“質樸”的人物傳記片。
本片名字叫Genius(直譯為天才),中譯名“天才捕手”顯得指向性過于明確
一個主編,一個作家,他們之間的故事。 主編就像是一個伯樂,而作家就像是一批千里馬。這匹千里馬非常的亢奮,可以日行千里不用休息。工作起來,沒日沒夜,甚至不惜犧牲家庭為代價。這就是投入和瘋狂,無時無刻不在瘋狂的寫作,就連死前也是向醫生要的紙筆。這樣的作家能夠有卓越的成就,與他背后的支持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影片中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當主角花了很久的時間寫完稿子的時候。他居然叫了幾個小伙子把稿子給抬進來。那個時候的他全部用手來寫,而我們現在,我桌子下邊就是一打A4紙
啃生肉 全程不relax
不過其實這部影片還是很適合啃生肉的 畢竟有大段tom wolfe原著文字的誦讀 真是很美好的文字
雖說我真是英語系美國文學科班出身 連畢業論文寫的都是fitzgerald 但當年大學專門學習的時候 美國迷惘一代只談了菲茨杰拉德 海明威和福克納 并沒有涉及到wolfe
電影中的fitzgerald真是個溫柔的老好人 而向來文風簡潔 短句多多的海明威更用了bullshit來評價話癆wolfe 甚是有趣
一個好的作家并不代表這個人是一個好人
只能代表這個人的想法而且說明他能夠把這想法用很美的文字寫出來
前面真的有點看不下去
強行賣腐
沒有很懂妮可基德曼在吃醋的點在哪里…
她抱怨自己男票工作太多我都能理解
直接矛頭指向科林叔我只能覺得導演是想刻意賣腐
話說裘德洛真的老了啊…
我還記得他在AI里面那個光滑毫無瑕疵的臉呢…
不過看到后面是真的覺得不錯
海鳴威年齡在這看的通透 菲茨杰拉德經過起起落落也能保持本心 托馬斯沃夫是真的還沒來得及經歷這一切就離世
【有些人就是會離開的
孤獨吧。看完電影后心里還是覺得很苦澀。托馬斯寫天使望故鄉其實是寫自己,沒有人賞識。終于遇到伯樂最終還是辜負了麥克斯。從孤獨到歡樂再到孤獨死去。麥克斯無心家庭,時間全部奉獻給了海明威這些作家,很難想象一個家庭里沒有與他心靈相通的人。他的妻子溫婉大方體貼,然而還是進不了他的世界。艾琳,為了托馬斯拋家棄子,在他找尋出路時一直陪伴身邊,紙,筆,住宿都是她。然而在托馬斯成名時把功勞都歸功于麥克斯。當她對托馬斯說,已經把他放下的時候,其實,曾經那么炙熱的愛情到最后的放下
天才捕手:一個編輯眼中的《天才的編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3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