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2 00:36
首映:2016-12-16(中國大陸)
年代:2016
時長:125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上海話,
評分:7.7
觀看數:94293
熱播指數:1363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羅曼蒂克消亡史”張藝謀這次是做了陪襯程耳這朵鮮花的牛糞了!
<圖片1>
《羅曼蒂克消亡史》不是傳記片,所以若想在里面鉤沉出真實的杜月笙、黃金榮、戴笠、胡蝶,那樣的做法幾乎是注定徒勞的。它有很高的美學貢獻,可是它那樣的美,也不完全等于舊上海。
莎士比亞的歷史劇并不是真的歷史,宋江也一定不是《水滸傳》里的樣子。(評論家孫述宇先生就認為宋江其實有岳飛的影子。)太多的時代和屬于那個時代的人物都過去了,誰又可以還原一個完整的?
藝術家的任務在于自圓其說,且讓人覺得是真的。藝術是最高級的騙局,而藝術家就是最偉大的行騙者——因為他們偷走我們的心。
1934年,當那輛粉藍的雪佛蘭老爺車開在夜間的荒野中,黃色的燈光開辟出前路,車窗外有一輪明月。程耳在小說中寫:“那是民國二十三年上海的月光,很可能是最后一段花好月圓的時光。”
程耳在片中用個性化的、細膩的、令人心醉的鏡頭和那個時代告別,和時代里的每一個人告別,包括很多同類電影中會忽略的小人物。隔了半個多世紀的時光,《羅曼蒂克消亡史》就是一次現代人對于舊時代沉重精致,又有目共睹的心傷。
電影中的舊上海
看電影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既然電影名字叫羅曼蒂克消亡史,那這部電影里的大到主演小到有些戲份的演員都應該有他的羅曼蒂克,他們的羅曼蒂克在那個紛繁復雜的時代里悶著,并沒有表面上的驚濤駭浪,至于有些人說葛優飾演的陸先生所影射的黑幫大佬杜月笙沒被演活,還應該更狠辣一點或者更教父一點,我不同意,那樣這部電影非常容易變成四不像,背離了羅曼蒂克的主題,再說這部電影里你能明顯感覺到主角分量要比一般電影弱,這說明它想講的是一群人的故事,沒必要太刻畫杜月笙。
然后我想說說這群人的羅曼蒂克是怎么消亡的。
電影前面演到四個黑幫大佬在一起打麻將,一個說著一口上海話的日本人,他的姓氏是渡邊,是陸先生的妹夫,陸先生剛收拾完工會負責人又接到日本人要和他見面商議合作的通知,妹夫在一邊勸他不要去說現在來的日本人都沒什么好人,眾人打趣道:“日本人打進來你怎么辦?”妹夫一本正經地說:“我當然是要保衛上海啊。”他還強調我老婆是上海人沒錯吧?我兩個兒子是上海人沒錯吧?我連搓麻將都比你們搓得好
語言一直是奇妙的東西,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韻律和節奏。有人說東北話喜感,四川話爽直,天津話自帶相聲腔。作為吳語的代表之一,上海話因為獨特的發音,遠沒有像北方語言那么通俗易懂。
還記得以前上海臺放的《老娘舅》《紅茶坊》也是火的不要不要的,上海臺現在活躍的幾個主持人以前都是老娘舅的熟面孔。
之前網上看到《羅曼蒂克消亡史》的預告片,很有意思,都是上海話。原先還猜測可能是為了效果故意剪了一些方言,沒想到電影里上海話的比例幾乎是八成。作為吳語言熏陶的人當然毫無壓力,有些詞念出來莫名地順溜,旁邊觀影的其他人還不自覺跟著學了幾句。上海話相比吳語(傳統上的蘇州話)有吳語的軟但是沒有糯,多了些脆生生,雖然依然溫柔多情但更多了些不拐彎的直白。
配合電影的情節,幾個女性角色上海話說得各有風情。小六(章子怡飾)千嬌百媚很符合上海交際花的人設,袁泉的吳小姐,對丈夫千好萬好,奈何碰上個不爭氣的渣男,語言上溫柔而堅強。王媽(閆妮飾)作為一個操心大小瑣事的管家,對主人的適當討好與忠心,即使開玩笑,語言也是很克制的
“羅曼蒂克消亡史”張藝謀這次是做了陪襯程耳這朵鮮花的牛糞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