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2 14:35
首映:1995-05-21
年代:1995
時長:88分鐘
語言:粵語
評分:7.5
觀看數:55255
熱播指數:223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蠟筆小小生:讓人沉浸的動作片 喜劇還是悲劇?
今天終于考完了,看看電影,在優酷上發現了這部老片子。好久沒有看郝邵文的電影了,本來是當作喜劇看的,但是到最后卻怎么也笑不起來。
達叔一直對那個盲女照顧有佳,還花掉自己所有的錢來給她治眼睛,本來我以為可以有童話更美好的結局的。但是看到盲女治好眼睛,他們兩個在花店相見,現實和理想的差距出來了! 盲女已經不再是盲女,而在盲女心中那個英俊瀟灑的達叔卻成了眼前邋遢的像個乞丐的老人,他們之間已經有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這兩個人不可能走到一塊。導演最后安排盲女的丈夫出來了,我覺得那一刻挺悲涼的,但是卻又是最好的結局。嗨,有重愛就是默默的付出不求匯報。
剛剛看了卓別林的《城市之光》,看到10分鐘左右的時候就覺得這個流浪漢與賣花女的橋段似曾相識。網上查了一下原來是這部電影。
1、這部電影是能夠看出吳孟達影帝級演技的;
2、這是一部向《[城市之光]》致敬的電影,《城》是電影大師[卓別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
3、這部電影的主演有當時的金童玉女[金城武]、[朱茵],有當紅小星[郝邵文],有喜劇明星[顧寶明];
4、20多年過去了,我還能記得當時“聞雞起舞”、腦袋撞鐘、穿墻而過的經典橋段。
——閑書館·首席影評人
這部電影讓我笑了N次,很開懷的那種,然后在影片的最后被達叔的一句“我不是乞丐”感動。那個丑角,表面猥瑣,瘋瘋癲癲,卻在一貧一罵中透著善良,所以才更讓我們唏噓。
現在的喜劇最缺乏的不是演員,不是技術,而是想象力。越來越多的導演把金錢和精力放在了場面和造型上,而忽略了電影的基石——劇本。這就是為什么現在的電影明明制作精良,卻讓人覺得乏味。你以為都整成各地方言,都套上網絡流行語就成喜劇了?連基本的創作誠意都沒有,創意這么差,把惡搞當幽默,拿扮丑當趣味,還想拍出好電影?
只有兩種人才能拍好喜劇。一種是思維活躍,天馬行空的年輕人,另一種則是經過歲月歷練沉積了智慧的年長者。前者是搞笑,后者是幽默。最討厭的是第三種人,看啥有市場就去拍啥,也不看看自己合不合適。混搭著亂炒,炒來炒去四不像,無活力、無趣味。所以今天喜劇拍的好的多是年輕導演,想象力與創意橫飛,馮導星爺等大腕們則憑得是智慧,那是把握了生活后的幽默。
所以,如果您年紀大了,又沒升華出智慧,那還是別再拍喜劇了,說句不客氣的話就是您out了。
從小看著達叔和周星星的電影長大,放學后打開電視機的電影頻道就是《逃學威龍》《食神》《喜劇之王》《賭圣》......小時候看的是好笑,長大后再看卻覺得莫名心酸。心酸的不僅是電影的劇情,更是戲外的人生。
當年達叔和周星?的合作創造了香港“無厘頭”的神話。但這場神話中,人人往往只歌頌周星馳,沒幾個人提起吳孟達。其實達叔是一個被低估的好演員,就像著名導演陳嘉說的金像獎欠吳孟達一個影帝。
在這些片子里,達叔永遠是瘋瘋癲癲,裝瘋賣傻的的形象
蠟筆小小生:讓人沉浸的動作片 喜劇還是悲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5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