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7 20:54
首映:1992-09-10(中國臺灣)
年代:1992
時長:107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8.5
觀看數:78724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暗戀桃花源:我曾激烈地愛過你
對影片可謂久聞其名,竟一直不知講述怎樣一個故事,原本以為是唯美的愛情戲,殊不知愛情只是它的一半,另一半是個古裝喜劇,李立群演的很有味道。丁乃箏也不錯,袁老板的表演更是無可挑剔。一直很好奇,為什么賴聲川不自己演導現代愛情悲劇的老導演,他應該有對排戲有更深的體會呀~這時候的林青霞已經很有英氣感了,跟瓊瑤時期差別很大,看來是徐克的武俠熏陶的了。
有時會忍不住想,電影比電視劇高級,不許拖拖拉拉地撐集數;話劇又比電影更上一籌,表演者每一次的演繹都要求極高,不像電影一個鏡頭過了就是永恒。因此話劇是最考究的,賴聲川自然久負盛名,之前對表演工作坊也是一知半解,看到《暗戀桃花源》方知創意才是話劇的根本。電影有向話劇學習的地方。克服簡單的布景,簡陋的舞臺,能演繹一出動人的故事,真是不容易。
據說,電影演員可以看不起電視劇演員,電視劇演員可以看不起廣告演員,但舞臺劇演員永遠占據著鄙視鏈的頂端!因為人家沒有NG的機會!
大家有沒有去過劇場?無論是看歌劇舞劇話劇或者戲曲?相信我,那種體驗非常美妙。
這次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出話劇,《暗戀桃花源》。于1986年首演于臺灣,后來有過許多版本,目前最著名的可能是06年的影視明星版;1992年金士杰與林青霞主演了同名電影,如果大家不能親赴劇場,看電影也不錯——因為這部電影除了部分特寫鏡頭,拍得和話劇的視頻差不多……我之所以敢于這么說,因為我既看過電影,也看過91年蕭艾版的話劇視頻,還看過某些不知名版本的現場。
是的,實在是作為這部戲的愛好者誠意推薦給大家。
《暗戀桃花源》里,單是戲中戲就十分精彩,何況還有絕妙的呼應。所謂戲中戲,比較常見的例子大概就是黎明主演的電影《梅蘭芳》:黎明在電影里,會飾演梅蘭芳,也會飾演梅蘭芳扮演的楊貴妃。
而《暗戀桃花源》的厲害之處,是它的戲中戲居然有兩個——《暗戀》劇組與《桃花源》劇組
這是一個有點荒誕的多元故事,舞臺話劇的意外組合竟引起了我對這桃源深處的種種深思。這舞臺的悲喜組合無疑是對人生最好的詮釋,一個《暗戀》和一個《桃花源》本不相干的故事,卻機緣巧合地結合在一起。另還有那個在戲場一聲聲叫著“劉子驥”的瘋女人,總在戲劇的高潮時出來攪局,沒人知道她所說的“劉子驥”究竟是為何人?正如從來都沒有人證實過“桃花源”究竟在何處一樣。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在經歷千穿百孔的人生之后,我們是否能更明確地正視自身?面對已經發生的一切,是否只想著找個桃花源做暫時的避風港?在曾經的誓言面前,我們還能保持和當初一樣的心態嗎?
我不禁感慨,這三個離奇的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尋找”。尋找什么呢?一個在尋找著失散多年的戀人,一個在尋找著能兩全其美的避風港,一個則在尋找著共度患難的“劉子驥”。尋找總有一份希望在,然而過程是艱辛的,結局也是殘酷的。每個人在現實面前都是赤裸裸的,半點不饒人,夢遲早都會被現實喚醒的。
《暗戀桃花源》講的是兩個戲班子同時預訂了一個舞臺排練,于是在一個舞臺上交錯上演了兩個時代的故事。《暗戀》說的是40年的內戰使男主角去了臺灣而和女友失散,一直苦苦追尋,直至老邁將去時終得一見;《桃花源》說的是老陶因老婆春花的偷情負氣出走卻誤入桃花源,遇到一對神仙眷侶長得和春花及其情人一模一樣,回到現實中后發現春花和其新歡日子卻過得很痛苦。
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桃花源》,臺詞和表演充滿了喜劇效果,全場笑聲不斷。其中武林外傳那個書生扮演者演的老陶很是可愛。
兩個不相干的故事,穿插在一起,高潮的時候甚至同臺上演,劇情不同臺詞卻相互承接,跟常規的舞臺劇/話劇/電影都很不一樣,讓人頗感新鮮。
悲劇和喜劇混合沖突直至交融,讓觀眾在悲喜交加中再去體會悲與喜。以排演的形式,一會上演劇情,一會導演跳出來說三道四這里演得不好那里演得不帶勁,讓觀眾反復入戲出戲入戲出戲,戲和現實最后沒有了界限,這不正是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嗎?
拍了幾張照片,就有保安過來說不能拍。光線不好,也沒帶三腳架,有幾張糊了
福州大劇院的門口,圍繞著無數等待進場的觀眾。版本問題很重要。“這個版本是在北京演出的,演員有XXX和XXX。這個版本是在杭州演的,演員有XXX和XXX。“其實最好的版本應該在XXX看,演員有XXX。"
我想按照版本理論,那么為了NB起見,我應該去中國臺北看原版。演員必須有林青霞。
人是虛榮的動物,我也不能免俗。我不知道《暗戀桃花源》按照戲劇分類屬于舞臺劇還是話劇,我也不知道一部臺灣的作品是怎么在一夜之間突然走紅的。《讀庫》讓我我完整讀過整個劇本。我對這部戲的了解程度甚至超過了語文課本上的《雷雨》《等待戈多》《哈姆雷特》等一系列作品。但是我愿意去看它。因為它太有名了,它被塑造成了一個文化的標志。因為要潮,所以必須選擇觀看。
不知怎么的,進場之前我想起了LALA同志。我依舊記得當年請我去北京人藝看話劇的經歷。劇本是外國的劇本。其中有焦晃。這唯一的一次經歷,填補了我個人生命中的一個空白。以至于我不會在這個時候心情激動,因為我懷念起了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帶著京腔的傲慢,就好像一個紳士厚重的外套
暗戀桃花源:我曾激烈地愛過你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