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看到這部電影,算是一種意外的收獲吧。
當各種各樣好萊塢式的煽情充斥我的視線時,我以為自己就此麻木。然而當眼睛不知不覺的就變得潮濕時,我才想到這個導演,他的鼎鼎大名,他的名不虛傳。
窗外的天空漸漸有了春日的暖意,于是暖流肆無忌憚的隨著電影中那些折射陽光的音樂四散開來。我看到一只鳥的飛過,我想到生命,還有這期間的旅途。
倔強的老人,破舊到幾乎無藥可救的割草機,7個星期的漫漫路途。確切的說,這是一部因為牽動觀眾的思維、讓之隨意飛翔而精彩的電影。在老人的眼中,閃爍一種直面世事而坦然純粹的藍光。執著,不滅,瞭望世間萬象,卻不為之偏離自己的方向。
離家出走的懷孕女孩,將一捆瘦弱的柴火綁在一起,那是生命和希望的開始;
無辜死去的公鹿,讓滿心懺悔甚至瀕臨崩潰的女人哭號難止,他是否想起戰場,還有當年如同這美麗的鹿一樣無辜隕落的生命,榮耀一時的或者卑微流逝的;
成群結隊的年輕人,騎車穿越同樣的道路,他們問他:老的時候,最痛苦的事是什么?他說:記得自己年輕時的樣子。青春就像消失在地平線上的車隊一樣

文/塵世流年
這部影片早先寫過一回,但是篇流水賬。有位網友對我說,看你的影評必須先看電影,不然再看就沒意思了。我后來也發現這種毛病,其實原來作文時老師也對我評價流水賬,當時膽子小不敢問什么意思,現在才明白。記得有一陣分不清大衛.芬奇和大衛.林奇,因為《搏擊俱樂部》很像林奇的風格,所以都搞混了。
林奇的風格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你說是懸疑吧,不像。是詭異吧,也不像。 他的每一部影片都有變化,比如第一部《橡皮頭》充滿了CULT風格,始終是一種超現實主義,表達了對惡的理解,對靈魂欲望的蔑視。再到《象人》卻回到了現實主義道德和世俗偏見的批判。當時看這兩部的時候我并不知道是同一個導演,直到后來發現才感覺差距太大了。我以為那些出名的大導演會堅持自己的風格,比如伯格曼.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等等,林奇更像是一個另類。這部《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制作于《妖夜慌蹤》之后,所以風格多變是林奇的特點。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一改以往的鏡頭 ,比較注重大全景和近景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值得一看的傳記片 這是俺2021最喜歡最感動的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