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看電影變成了一種習慣。
最開始是很純粹的喜歡看,到后來開始慢慢的覺得厭煩,只是出于積累的目的,強迫著自己看一些好的作品。時日久了,現在的我與電影,好像是談了許久戀愛的戀人,早沒有了所謂沖動,但卻無論如何也不愿將對方從自己的生活里抹去。
這就像一個人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打開一部電影,然后看屏幕變黑,接著覺得整個人都能安靜下來。或長或短,或感動或震撼,或激動萬分或陷入深思,每部好的電影都在帶給我不一樣的沖擊,或輕,或重。
于是我想,我也許該寫點什么。關于電影,關于人生。
可是,要從何寫起呢?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讓人難以忘懷的電影作品,每天也都有數以萬計的人在欣賞著它們,評價著它們。那么,我該如何去以我自己的角度來呈現它們呢?我并不想簡單的重復,我想也許該去努力表達一種更深層次的東西,不僅僅關乎電影,更關乎我們身邊這個切實的世界。
所以,你就看到了這篇文字,也許以后我還會來寫電影,但無可避免的這都是第一篇,所以請原諒我的啰嗦。

看了好些公路電影,但是很喜歡這部電影啊,很慢,老人很老,一切都在很慢中體現溫情,雖然是根據新聞報道改編的電影,但是算是一部很成功的敘事電影 了,暮年的老伯開著他的割草機長途穿越州際去彌補親情。影片呈現得流暢舒適,自然風光旖旎如畫,公路片所需的各個點都打得不錯,離奇中挾裹著現實,荒誕中透著些無奈,有些歡笑。

一直以來公路片給我印象基本是:瘋狂、激情、絕望,屬于不瘋魔不成活的類型。只有這部影片真正是窩心了。(也許這就是射手座陽光面的最好佐證,連公路片都要陽光的?囧)
不沉溺過去,不糾結面子,從生活的陰霾中走出來,看清前路,認準方向前行。并且在路上不固執己見,體諒他人,善意的勸諫,分享自己的故事,傷痛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或多或少都有的,只看你如何去面對。而天地廣袤,那源于我執帶來的恐懼與傷痛其實在旁人眼中也許是另外一幅景象,正如宗薩仁波切所說:“孤獨是我們自己找的
一部需要安安靜靜感受的電影。
埃爾文與萊爾是一對十年未聯系的兄弟,他們各自居住在相距三百多公里的地方。
一天埃爾文的女兒接到一個電話,得知萊爾中風了。
已經73歲、行動不便且沒有駕照、手頭也并不寬裕、還固執的埃爾文便決定要親自去看看自己多年未聯系的弟弟。
那么怎么去呢?
他盯上了自家院子里的割草機!并為它做了一個后綴車廂。
就這樣他和女兒告別獨自踏上了旅程。
開著這輛老態的割草機,沐浴著陽光,微風拂面,埃爾文無比的愜意。沒走多遠,突然一輛大車駛過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值得一看!開著割草機去看我的兄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