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1 15:41
首映:1989-04-21
年代:1989
時長:107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6
觀看數:56547
來源網:三年影院
極富創意的家庭片 《夢幻之地》花絮
本片或許又名《棒球奇緣》和《愛荷華州宣傳片》。
老實說,我并沒有感到這是一部勵志片,前期帶一點懸疑氛圍感到困惑,但是看到中后期的時候還是莫名其妙流了眼淚。不煽情,但有淡淡的感動和溫暖,看完很治愈。
雖然并不懂這部電影和夢想的聯系——比起夢想我更愿意稱之為遺憾和可望不可即的愿望,但最后確實有人到中年和父親一笑泯恩仇的意味。
電影中提到的The heaven is the place dreame come true一句很有感觸。
由于書籍《邏輯思維是訓練出來的》中提到了本電影才找來看
可能是對棒球還是缺乏了解,這是一部關于夢想和棒球的電影
If you built it ,he will come!
有些場景確實沒看懂,不過卻很喜歡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以前的電影,人物邏輯看起來像在過家家,沒有大家這么的深有體會。
影片一直在尋找,直到最后ray說我這么做有什么好處呢?那個棒球明星反問他你做這些就是為了好處?ray感到羞愧。這段我是不能忍的,難道人就不能自私些為自己想一點嗎?
最后的最后影片告訴我們,這是也是為了彌補ray的遺憾,他和父親相處的遺憾,也為了他的夢想。
影片最終主旨:天堂是什么,實現夢想的地方就是天堂,可能是一項運動,也可能是一家人其樂融融。
感觸不深,像是記流水賬看完了電影。
其實這部電影的故事類型在現在的電影電視劇里,也經常出現…故去的人,因為一些未完成的愿望和留在人間的遺憾,多年后又回到人間,大晚上的在玉米地改造的棒球場上打著球…只有特定的人能看到他們…幫助他們完成上輩子的夢想…如果現實中真的可以這樣,那么為什么不盡量在今生不要留下遺憾呢……不管是關于棒球的夢想還是沒有來及對爸爸說的話……盡量都在今生去兌現吧……
很難得我給自己的影評標題來了一個英文的,因為覺得中文表達會很長很復雜,英文更簡潔:Same old theme, damn different feelings。在陳舊的主題和表現手法之下,充滿著勵志的力量,魔幻的力量和情感的力量。
美國夢是很多美國電影一塵不變的主題,關于這個美國夢的實現有很多種方式,有靠自己努力,有靠天上掉餡餅的,也有靠自己混蛋的,這次科斯特納扮演的Ray則是依靠了神跡。帶有強烈宗教色彩的時空穿越,讓影片富有別樣的魔幻感覺,這種感覺在八九十年代的好幾部作品都有看到,偏喜劇的《人鬼情未了》,偏愛情的《美夢成真》。不過這次,主題則略有不同,因為這次是關乎棒球的。
一個個曾經的棒球回憶奇跡般的匯聚在一起,那種夢想成真的感受對于非棒球迷或許感覺不到,但那種欣喜可以體會到。在現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內心的夢想和愛好或許已經早就如同積灰的玩具一般,電影通過找回父子情,找回對棒球的熱愛,表達了對過去的追憶。詹姆斯·霍納的配樂讓人聽著很溫馨很舒服,很享受這部作品的感覺,難怪它一直可以入圍體育題材電影的前列。
Field of Dream(1989)
是夢想之地!
這是塊神奇的場地。
農場主人Ray由于聽到莫名的聲音建了一個棒球場,其實,是他自己的心聲。
進了場地,你能回到過去的年代,再出來就回不去了,你只能呆在現實了。
這是關于棒球,生活和愿望的故事
It's a story about baseball,life and wish.
居然可以為了一個虛幻的聲音去挖開自己貸款包的肥沃土地上長的茂盛的玉米地
上而后建了一個棒球場,風吹日曬,圣誕都過了,就為了"if u build it,he
will come"這句話,象玄幻故事一樣,日本人來拍肯定變成鬼故事
居然可以如此沉迷于六十年代,60s...美國的。提出"Make Love,No War"的黑人
作家Terence Mann,那個beatles,在路上(Beat Generation),麥田守望者
的年代,性,吸毒,頹廢,民權運動,反戰的年代——中國的60年代似乎也是火
熱激情的,真是浪漫。即使到了現在的社會,他們也為之辯護不遺余力...但是,
影片著力不在這,只是提供一個時代背景,他們想要完成的事情都在那個年代。
居然可以如此地讓一種運動深深刻入他們的血液之中,融入他們的生活之中
極富創意的家庭片 《夢幻之地》花絮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