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7 18:56
首映:1995-12-29(美國)
年代:1995
時長:104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7
觀看數:53237
來源網:三年影視
《理查三世》歷史還是故事傻傻分不清楚。
推薦觀看。。。
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就是莎士比亞戲劇《查理三世》的情節,對于原著并沒有太大的改動,甚至連許多臺詞都用了莎士比亞原劇中的臺詞。唯一不一樣的就是這個電影把故事的時代背景設定為了20世紀三十年代,也許導演的用意是為了避免在布景和服裝上投入太多的精力。
事實也證明了好的劇本、好的導演和好的演員對于一部電影的作用遠遠大于布景和服裝。
這部電影并不勝在情節扣人心弦,而在于演員的表演生動之極,語言、表情、動作都令人嘆服。險惡的查理,絕望的伊麗莎白王后,軟弱可憐的安,查理的幫兇白金漢公爵。。。。我就不一一點名表揚了 :)
另外,配合故事時代背景的轉換,影片的服裝、道具、配樂和布景也十分得體,而且優美,絲毫沒有歷史劇的沉悶無聊。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給我的印象,除了好看之外,就是典型的“英式風格”:優雅,得體,含蓄,讓人看起來十分舒服。
玫瑰戰爭末年,約克王族的愛德華四世推翻蘭開斯特王族的亨利六世成為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四世的弟弟葛羅斯特公爵在助兄奪權的過程中,殺害了亨利六世及其兒子威爾士親王愛德華,又用巧言令色打動原本痛恨自己的愛德華之寡妻安夫人,將其娶為妻。為了實現自己篡位的野心,葛羅斯特公爵在眾人面前滿口仁義道德,收買人心,背地里挑撥離間,無情誅殺異己。他在愛德華四世面前構陷三哥克萊倫斯公爵,致其下獄,并派殺手將其殺害。愛德華四世去世后,他拋棄曾經發過的誓言
1理查三世隨父戰勝并殺了亨利六世父子,娶了亨利六世的兒媳。
曹丕隨父(曹操)戰勝并殺了袁紹父子,娶了袁紹的兒媳(甄妃)。
Ann被理查三世……
甄妃被曹丕賜死。
2理查三世殺了兄弟喬治。
曹丕幾乎殺掉曹植。
3理查三世要娶(【king】哥哥的續弦)嫂子(前夫的)女兒(母女同名)。
曹丕(曹操去世后出殯前)收了父親【king】寵的妃子。
4理查三世之母(本人是巫婆?)嫌他是怪胎。
曹丕之母偏心,不愛曹丕。聽說3后,說:【狗都不吃他的剩!死了活該。】(“狗鼠不食汝余,死故應爾!”)曹丕死了,他媽也沒去送殯。
5理查三世受市民勸進。
曹丕受漢家禪讓。
早先看小李主演的那部華麗無比的現代版《羅密歐與朱麗葉》時,我就為導演對莎劇大膽的現代化而贊嘆不已。不過相比之下,有大量資深電影和戲劇演員出演的現代版《理查三世》顯然更勝一籌。
很明顯,《理查三世》的現代化改編必然比《羅朱》艱難的多。畢竟后者所描繪的愛情悲劇放到任何時代都不顯突兀。而前者劇情雖為藝術創作,但卻有歷史典故作為藍本。因此,在對《理查三世》進行現代化改編時,創作者在時代和背景的選擇上只要稍有不慎,都會使創作出的成品成為令人啞然失笑的大雜燴。然而這也意味著
摘要:在奪取王位的過程中,理查三世不惜一切手段,逐漸變成了一個冷酷無情的殺人魔。可是就是一個包裹在如此冷酷無情情節中的主人公,一個如此違背主流道德倫理的人物卻一直活躍在話劇的舞臺之上,無數優秀的演員依舊樂此不疲地扮演著他,在舞臺上重現他往日的光彩。面對這樣一種現象,本文試著從莎士比亞所塑造的理查人物本身,拋開戲劇的文學性、情節編織的緊湊性等其他方面,著重去挖掘理查三世這樣一個反面人物對人們的吸引力究竟來自哪幾個方面。
關鍵詞:人性 創作前瞻性 共情 多面性 童年創傷
《理查三世》歷史還是故事傻傻分不清楚。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0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