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8-02 19:15
首映:2017-11-24(中國大陸) / 2017-05-09(巴黎首映) / 2017-06-07(法國)
年代:2017
時長:120分鐘 / 10
語言:英語
評分:6.6
觀看數:23140
熱播指數:235
來源網:三年影視
冷靜的《刺殺蓋世太保》
《刺殺蓋世太保》還原了納粹帝國的重要成員海德里希短暫的一生。影片以唯美畫面勾勒了這個“第三帝國的黑王子”的生平,他出身于音樂世家,天資出眾,勤奮、性格內斂而剛毅,小提琴拉得出神入化。金發英俊,意氣風發的海德里希和普通年輕人一樣陷入情網、又因偷情而被海軍開除,跌入人生低谷。后在妻子的激勵及他人引薦下,他加入了希姆萊的黨衛軍安全部門,從而得以實現其“反猶主義”宏圖,將其卓越的管理才能、意志力運用到極致,并得到希特勒的高度賞識。
在他逐步的“滅猶計劃”安排之下
看完片子習慣性登錄豆瓣標記電影,才發現原來這個電影有兩個版本,我看的是一百分鐘版本的,當看到還有一個120分鐘版本的時候,那種心情仿佛被視頻網站欺騙,剪切了的電影還能算一部完整的影片嗎?
一直想為這個片子寫點什么,無奈已經不習慣手機打字,白天在公司也分不出時間寫寫,只好現在才補上。
又是一個二戰背景的片子。片子是晚上看的,最后一部的場景尤為悲壯,楊和約瑟夫絕望瘋狂的希望挖地道出去,直達最后一刻我都是希望有奇跡發生,無奈,終究不是童話,兩個相擁自殺的場景何其悲壯。
看過大家的影評才了解一點背景,海德里希是希特勒的得力助手,殺人不眨眼的屠夫,各種綽號足以顯示這個人的殘忍冷血。看到很多熱都在拿《類人猿行動》做對比,沒看過另一部影片,不做評論。
二戰時候的捷克在德國的鐵蹄下被百般蹂躪,這兩個年輕人站出來,他們也是人也會恐懼,只是想告訴世人,捷克人民也是在反抗的。
片子最后,看到文字介紹的利迪策村屠殺是六一兒童節的由來,大為震驚,原來承載兒童美好夢想的六一兒童節是成立于這樣的悲慘之上。
打分低的可能是認為片子深度不夠,剖析不夠深刻。
從一個反復被拍的歷史事件來說,第一人性滿分,沒有唱高調,只有普通人的人生軌跡、不妥協的態度、理智的選擇和對選擇的現實后果不逃避的責任(世界觀模式的不同比較容易,引起主動受義務教育多年人的不適感),包括了以萊茵哈德為代表的惡魔們。
第二,劇情上,不是平鋪直敘,需要看片的人有一定的時空跳躍思維。但橋段剪切恰到好處,符合8090年輕人的觀影習慣,沒有拖泥帶水。情感情節也處理得自然簡潔,完整性極佳。血腥畫面對重口味來說不多
最近的新片《刺殺蓋世太保 HHhH》的確挺冤的。
網絡評分從7分一路滑落到了6.7分。
很多影迷首先就會拿它和一年前的同題材,故事高度重合的影片《類人猿行動》做比較。
而早一步上映的《類人猿行動》得分可是在7.6的高位。
兩部影片故事都以德國納粹黨黨衛隊的重要成員之一,萊因哈德·海德里希為故事中心,講述了一場針對他展開的刺殺行動,敘述了事件的前因后果。
萊因哈德·海德里希在納粹中的地位僅次于“蓋世太保”一號人物希姆萊。
他是希特勒有意培養的接班人;其行事極其殘酷,指定了猶太人的種族滅絕計劃方針,也是種族大清洗“最終解決方案”的執行者,有著“鐵心之人”、“納粹的斬首官”、“第三帝國的黑王子”等許多恐怖稱號。
在其人生最頂峰時,他被捷克的兩位軍人刺殺身亡,行動代號為猿人。
而后,希特勒為了報復,血洗了捷克利迪策村140名包括嬰兒在內的所有人。
一開始,胖哥以為兩部影片在各方面會高度重合,在高潮一幕,兩部影片都選擇了教堂大戰作為落幕,講述了兩位刺客最后的英勇抵抗。
影片比較悲壯,看著這種戰爭的題材有點讓人心痛,但是影片的視聽語言是非常好的,節奏也是非常強的,有幾個畫面讓我比較深刻,當小孩的嘴對著納粹軍官時,因不忍心看到殘酷的刑罰,說出了傘兵的地方。
視聽實在太震撼了,子彈聲,撞門的聲音,最后的戰斗得時時候,音樂的響起讓整個電影非常的壯觀
約瑟夫 喘息聲,當兩人自殺時,感覺心好痛
這個片子有個映后交流,有一個點還是很有意思的,首先為什么選擇戰爭題材,黃老師說聚焦于2戰爭題材,導演拍希望作為藝術導演是渴望有一部戰爭題材的。
冷靜的《刺殺蓋世太保》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