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寫影評了:)
《揭竿而起》:一個良民的自供狀
在中國,你可以叫我A;在歐洲,你可以叫我B;現在是在南非,這個和你說話的黑人叫帕特里克·察莫索。
我絕對是一個良民。在我生活和工作的賽空達地區,如果你在街頭說,帕特里克是一個恐怖分子——這是白人殖民者給反抗他們暴政的人所統一安插的罪名,反恐怖,多么冠冕堂皇,多么義正詞嚴,所有的敵對者都扣上了恐怖分子的帽子,不管是意識形態之爭,還是諸神之爭,皆可以順利轉化為暴力與反暴力、恐怖與反恐怖之爭——只要略微熟悉我的人都會認為,你在開玩笑;或者,你喝高了;或者,你是個神經病。
我在一家大煉油廠當領班,這個工作很體面,而且有一份好收入,再加上我于公余兼職做一家少年足球隊的教練,足以養活我美麗的妻子,兩個可愛的女兒,我的母親。奢侈的生活不是我這等人所能設想的,只是在商場瞥見那些華貴的家具,妻子的眼神陡然涌起一股火熱的力量,這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不安。
不安最終化作現實的瘟疫,并非因為妻子對奢靡生活的向往而引發的背叛,無論如何

中共的老朋友、曾3次訪問中國大陸的南非共產黨領袖喬?斯洛沃,作為城市游擊戰專家和反種族主義的人權戰士,是第一位進入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最高領導機構(非國大全國執委會)的白人。1981年,他叮囑女兒肖恩?斯洛沃:“如果你將來要講述有關我們歷史上種族隔離時期的故事,千萬別忘了帕特里克?查姆索,他是一個為自由而戰的英雄。”
2006年,肖恩?斯洛沃在父親去世十周年之后完成了老人家的心愿:由她編劇、菲利普?諾伊斯擔任導演的美國影片《揭竿而起》(Catch a Fire),真實地再現了帕特里克?查姆索被逼上梁山,掀起反種族主義黑色風暴的歷史畫卷。
影片采用倒敘方式,描述查姆索自幼隨父親從莫桑比克移民南非,在種族隔離、令人壓抑的環境中,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查姆索咬緊牙關,終于在1980年代初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汽車、房子、美麗的妻子和兩個可愛的女兒,個人事業也節節向上,榮升塞昆達煉油廠的領班----
為了這一切,他從踏上南非的土地就開始提醒自己:做人要低調,工作要拼命;為了家庭的幸福

【揭竿而起】因為是《刺激1995》的男主角演的所以買來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