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作品應當是完整的
許多維護上條當麻在《超炮》劇集中合理性的人,會援引當麻在《魔禁》劇集乃至小說、漫畫中的表現來解釋。例如,當你批評《超炮》中的上條當麻是空降角色、開掛時,會有人反駁道“這是魔禁中的設定”;當你看過了《魔禁》,批評此劇中的當麻“后宮”行為嚴重、“嘴炮”的設定尷尬、角色設定空洞的時候,又會有人反駁道“這是動畫化導致心理描寫缺失”、“小說里還是很好的”等等。
但這樣顯然是不對的。某部番劇,當然可以是一個系列中的一部分,但它最多只能是設定上的繼承

超炮T開走,驚喜不斷。關于超炮這一季的成功,我就不贅述了。只談談缺了的那一顆星。
這一顆星失在上條當麻的身上。
當麻在超炮里,是不具備不可替代性的。然而卻在食蜂事件中最后的最后,搶走了解決事件的最后,且最大的爆點。
這個操作又一次暴露出了超炮作為魔禁外傳作品的局限性。
超炮主角的御坂美琴,只要碰到魔禁本篇主角當麻出場,立刻會喪失其主角性,成長性及自主性。跌入一個十分被動的待拯救狀態。
超炮S的(姐妹篇)就不用說了。在這一次超炮T中

魔禁做成那個樣子,鐮池貪心不足蛇吞象,動畫制作開飛機都要負不可推脫的責任。鐮池這么大的世界觀,又要牽扯上全世界,又要穿梭于魔法和科學,虛構與現實,這種級別的東西可能得請托爾斯泰再世才能寫到令人稱道的級別。
超炮把世界觀做小,把事件做少,幾乎少掉了一整個魔法側的勢力,講故事的余地大了很多。篇幅如此有限,經費也有限,制作方能力也有限,那先要做劇情數量上的減法,才有可能做每個人物的形象加法,做故事細節上的加法,把每個人寫活,把故事寫活。這是魔禁失敗的地方,也是超炮成功的地方。

“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御坂與食蜂的“戰”與“和”:從雙主角模式淺評超電磁炮T的劇本創作與人物塑造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