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其實對羅賓漢這個人物應該不陌生,很早以前央視就播過以其傳奇經歷為內容的同名電視劇,長期浸淫于《水滸》式的替天行道的俠義故事的中國觀眾對這位俠盜王子產生好感和認同是一件太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對于我來說,關于羅賓漢的記憶是與一首歌聯系在一起的,那就是加拿大歌手布萊恩亞當斯深情演繹的《Everything I do I do it for you》,這首被翻譯為《為你傾情》的情歌在上世紀90年代風靡全球,而其出處就是1991年美國拍攝的電影《羅賓漢》的主題曲,盡管有著包括凱文科斯特納、摩根福爾曼、肖恩康納利在內的豪華陣容,這一版純美國式演繹的《羅賓漢》,也只有這首歌能夠傳世了,我就曾無數次看著VCD在《為你傾情》的MV中不斷重溫著羅賓漢射出燃燒著復仇烈焰的正義之箭的經典畫面。而在萊德利斯科特版的《羅賓漢》中,這個標志性場面得以重現,只是凱文科斯特納換成了拉塞爾克勞。
作為一個有著深厚底蘊的英國導演,再現這位來自英國的俠盜王子,萊德利斯科特自然是不屑于采用簡單的美女加英雄式的好萊塢經典商業套路的

——暴政用法律壓迫平民,特權階級依賴武力和惡法欺凌弱勢群體。影片中查理王的弟弟是個好政治家,但好政治家并不等于一個好的社會制度。最近看了不少以歐洲中世紀時代為背景的影片,這部羅賓漢把反抗暴政,人民自由的意識形態表達的很徹底,進步社會的思想行為基礎其實很簡單,“效忠國王但是無所回報”就是非常好的參考標準,好萊塢的文藝工作者們用很淺顯的方式傳播了“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的真諦,遠比某宣布雇傭的那些拿錢不干事的人民藝術家強一萬倍,他們怎么就拍不出這么一部讓人心服口服的片子來呢——

說實話當時會去看這個片子是因為同時期沒有特別想看的,
千挑百選后,覺得要不就看這個好了,
好歹是個有名的故事,有名的老演員~
對于綠林好漢的故事,一向都沒什么感覺的,
此感覺源于咱們的水滸,
一山莫名其妙的男人,粗俗、沒教養,
雖然是一群好人,但是讓人喜歡不起來~
羅賓漢看完算是一個驚喜,
對于羅賓漢,以前在我腦海里沒什么印象,
僅限于知道這個名字和劫富濟貧有關而已。
所以當導演把他詮釋成一個說到做到(還劍),有膽氣(面對國王的質問仍然說真話),有教養(跳舞也會點),還有點幽默感的男人,
的確從一開始引起了我的好感。
整部電影給我的總體不變的感覺是壓抑,
在那種君主專制,一個人說的算的時代,想干嘛就干嘛,
還有教會,主教利用信仰來剝奪者人民,
那種專橫,那種人民所感受到的壓抑,
我似乎感同身受。
再加上苛刻的賦稅,都讓人處于一種感覺不到安穩的狀態~
羅賓漢可以說是被推到了臺前,
來說話,來出聲~
至于女王陛下,出場的第一幕就讓我在心里十分震撼,
一個勇敢的女人,一個堅強的女人。
事實上到最后
【羅賓漢】別裝B,別裝得很懂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