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6 06:37
首映:2015-02-08(柏林電影節) / 2015-06-19(英國) / 2015-07-17(美國)
年代:2015
時長:104分鐘
語言:英語,日語
評分:7.8
觀看數:48596
熱播指數:72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福爾摩斯先生》觀后感:人性的回歸
第一百零一個福爾摩斯
一百個人眼里有一百零一個哈姆雷特,同樣作為英國文學形象寶藏的夏洛克 福爾摩斯,也常常以各式各樣的形象登上銀幕,他們機智、銳利,善于從蛛絲馬跡中推理出真相,總是那樣智勇雙全、睥睨眾生。而電影MR.HOLMES想呈現的“那一個”大偵探,在我看來就是那第一百零一個。
他已經93歲。電影里的他,虛弱、健忘、衰老,還很講究養生,愛吃蜂皇漿和野山椒等保健品。和我們所熟知的那個無所不知、風流倜儻的福爾摩斯,有太多的不同。他對調查對象的大膽靠近,甚至早已被對方識破而自己仍渾然不知。
但其實在世人眼中,福爾摩斯只有一個:抽著煙斗、戴著造型獨特的偵探毛,披著瀟灑的大衣,目光銳利且事實上永遠年輕,這是華生筆下塑造出的福爾摩斯。以至于真正的福爾摩斯登場時,都發現自己生活在“那個”福爾摩斯的陰影下,每每表露身份時都被懷疑。我們對于福爾摩斯本人,還是有太多的誤解。
這樣一個自帶天才光環的人,這樣一個信仰邏輯、重視真相的人,終于在他人生中最后一個case翻了跟頭。他在電影中說,Griefing
想寫這篇影評的動機是因為前段時間剛完整地看完了阿瑟·柯南道爾的原著《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算是更為清晰地了解了原著對這位名偵探的架構以及一些被如今紅到發紫的英劇《神探夏洛克》所使用的一些細節。原著的福爾摩斯先生是通過華生一個一個探案故事的敘述,碎片化拼湊出來的一個人物形象——有著怪誕的人物性格、神奇廣泛的社交網絡、淵博奇異的知識儲備、特立獨行并有著優秀小提琴技藝和嫻熟搏擊技巧的觀察敏銳的探案奇才。
原著《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并不是以描寫案件的復雜程度或者是設計特殊的兇案現場與讀者進行"智商競賽”來博取眼球的。原著的敘述更偏向一種“敘事性詭計”的手法,重在對案件奇特部分的刻畫而弱化對破案細節的描寫。通過對福爾摩斯本人的觀察力的刻畫從而交待出所有的事情真相,重在冒險過程的可讀性刻畫,但在推理的細節上或者對于人性的刻畫上還是相對簡單的。
原著似乎有著過于神話這位名偵探的嫌疑,也許跟作者的寫作角度有關——大部分的探案故事都出自對福爾摩斯敬佩與崇拜的華生之手
傳奇的遲暮總是悲涼,越是偉大的過去,越能反襯如今的蒼白。漠視眾生的福爾摩斯先生終于走進塵世,原有的尖刻固執還未走遠,卻又新添了衰老和健忘。那些孤獨曾經不過是智慧的些許副作用,如今卻成了壓在老人身上的巨石。他呢喃著花生從未真正懂過他,可躊躇于如何寫下自己最后的故事時,喚回真相的卻是老友細心留下的一只手套;他為了逃避他人獨自來到鄉下,為了找回記憶迷信于偏方、“仙草”,卻在男孩那里尋到了故人故事的線索,和信賴溫暖;他將自己與世界隔絕,連對醫生都言辭倔強,卻最后在女管家面前不支痛哭。世界用矛盾的現實向先生展示了人性脆弱、逃避、復雜多變的一面,卻也把最重要的,人與人間的善意寬容鋪開在先生面前。故事的結局,老先生終于學會如何善良待人,提筆寫下了自己的第一個“虛構故事”;在旖旎的蘇格蘭風光里向故去的老友們感謝拜別。一如既往,queen依舊執掌著蜂群,鎮定自若,只是這一次,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像一個凡人。
從高中起就一直很癡迷于福爾摩斯,看過全部的探案故事,和各個版本影視形象,理性上來講,76歲的伊恩爺爺扮演93歲的福爾摩斯爺爺從年齡上來說很合適,演技也沒的說,三個故事交替切換也算吸引人,福爾摩斯對虛構形象不承認、對案件理性分析、不能容忍失敗的性格,都比較符合原著小說中的形象,但是感性上來說,我就是不能接受福爾摩斯走下神壇,像普通人一樣老去,更不能接受福爾摩斯沒有花生的陪伴,畢竟我是萌“腐國第一CP”的~
我看什么電影都有快進的習慣,不喜歡琢磨故事里人的語言,但是這部電影我從頭到尾都是仔細看完的,大概是從小就看福爾摩斯傳吧,我對福爾摩斯電影有過各種驚險的預測,但是這部電影并沒有。可是這部電影并沒有讓我失望,從頭到尾的松弛有度,沒有了破案的驚險,卻增加了整部電影帶個我們的一種淡淡的憂傷,感覺到了英雄遲暮的惋惜,卻又被晚年夏洛克的溫馨生活打動,在舒緩的電影節奏中,又增加了夏洛克最后一案的謎團,永遠的吊著觀眾的思維。觀影感十分不錯!伊恩·麥克萊恩 我最愛的演員之一,全局表現滿分,電影結尾那一幕雖然有狗帶,我一直以為小男孩就這么死了,結果后來又活過來了,難以理解--。不過這電影還是很推薦的,這種電影的背景音樂很不錯哦。
看了太多福爾摩斯神采奕奕,胸有成竹的樣子。無論他是拳擊手還是病怏怏,社交恐或是與前女友糾纏,都是自信又強大的。這部電影卻給了我另一個視角:英雄遲暮。原著沒有這一部分,以前曾經看到過這部電影,沒忍心看下去。但是,驚嘆于壯年時他與罪犯的斗智斗勇,也不應該害怕感慨老年時他的無能為力。福爾摩斯顯然變成一個活生生的人。而變老,或是所有人的必須歷程,最偉大的福爾摩斯也不例外。 我開始接受他偵探生涯的失誤,開始接受華生的離去,直到他孤獨一人然后死去。到這里,福爾摩斯好像又完整了一些。
《福爾摩斯先生》觀后感:人性的回歸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