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4 01:03
首映:2017-09-02(威尼斯電影節) / 2017-09-21(以色列)
年代:2017
時長:112分鐘
語言:希伯來語
評分:7.8
觀看數:81285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狐步舞”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一步說不上精彩的電影,但看完后卻依舊沉醉于吸食大麻后一般的致幻感中,仿佛拿去狐步舞仍在跳著。
詭異,是我給這部電影最貼切的定義。影片一開始,幾乎是一個標準戰爭傷痕電影的開頭,而且情緒渲染十分到位。突然,劇情又急轉直下,隨著年輕士兵們荒誕、無聊的生活漸漸展開,一副荒誕的戰爭時期年輕人的寫照展現在了觀眾面前。駱駝、舞步、傾斜的貨柜、無聊的故事,都讓影片朝著黑色幽默,淡淡悲涼感的基調走了過去。
而誤殺事件這么一個在一般電影中幾乎就一定是核心矛盾點的情節,卻就突然被略過了
2009年以長片處女作《黎巴嫩》斬獲過金獅獎的以色列導演塞繆爾.毛茨,終于拍出自己的第二部電影《狐步舞》。它套用上經典的古希臘悲劇框架,通過父子隔空感應的三段體故事,創造出一個情感充沛、命運揪心的因果報應故事。
電影以戲劇舞臺感極強的家庭室內戲揭開帷幕。妻子Dafna應鈴開門,外面卻站著這輩子最不想見到的嚴肅軍人,“您是Johathan的母親嗎?”毋庸置疑,這只可能是帶來轟天噩耗的亡情信使。母親當場暈厥過去,客廳景深處的父親Michael,則以讓觀眾有著切膚代入感的微妙表情變化登場,完美表演出一個聽聞噩耗的硬漢父親所該做出的身體反應——內心情緒崩潰,表面又得堅毅強撐。
于送信人和收信人,這都是一個非常尷尬和難堪的局面。導演以非常干練的拍攝手法,在這個大居室舞臺上,呈現出戰士陣亡后,來自軍方的一切程序化慰問,以及既要撫慰烈士家人感受又得嚴格執行軍規的簡單粗暴喪葬流程。尤其在以色列,這樣一個有著全民皆兵政策和繁復宗教儀式雙重特性的國度,通過軍方來人單方面的向父親Michael告知流程
從92部各國申奧片中,翻找到一部非猶太復國主義論調的以色列電影 —《狐步舞》。導演曾憑借處女作《黎巴嫩》斬獲威尼斯金獅,影片基調同樣超然于政治立場與是非爭執,專注于刻畫人物自身的矛盾與困境,這樣的切口還是蠻刁鉆的,畢竟大多數人選擇戰爭片還是為了滿足感官體驗。
但其實《狐步舞》更應該被定義為非標準類型片,全片分為三幕:“悲慟”、“荒誕”、到最后一幕運用黑色幽默解構“解脫”,剪輯、敘事風格與正歌劇間穿插的幕間劇極為相似。巧妙的是,全片的鏡頭語言表達是統一的
有一種舞,它的舞步是:前,前,右,停,后,后,左,停……
《狐步舞》是以色列導演塞繆爾·毛茨的第二部長片作品。
1982年,20歲的塞繆爾·毛茨曾作為一名坦克兵參加黎巴嫩戰爭,2009年,他執導的首部電影《黎巴嫩》就取材于他的戰場真實經歷,影片獲得當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八年后,他自編自導的第二部長片《狐步舞》再次獲得2017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這部電影不同于《黎巴嫩》正面描寫戰爭的殘酷,而是通過對戰爭創傷的細膩刻畫來諷刺和反思戰爭。
影片片名“狐步舞”,在片中是一條線索
“狐步舞”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