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6 17:48
首映:2021-09-02(威尼斯電影節) / 2021-12-15(美國網絡)
年代:2021
時長:130分鐘
語言:意大利語
評分:7.7
觀看數:44225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上帝之手”生活是上帝的饋贈
現在你應該得到掌聲了
這是他們都想要的,但是他們沒有勇氣。
我喜歡沖突,沒有沖突,你就不會進步。沒有沖突就只有性,而性是沒有用的。
-現在我的家庭已經分崩離析,我不再喜歡生活了,不,我不再喜歡了,我想要一種想象的生活。我不再喜歡現實,現實很糟糕,這就是為什么我想拍電影,盡管我只看過三四部。
還不夠,這還不夠
電影啊,電影,每個人都他媽的想拍電影
拍電影要有膽量,你有膽量嗎
-可能沒有吧
所以你需要痛苦,你明白嗎?
-對啊,我剛說了,我有很多的痛苦。
最大的浪漫,永遠是意大利的夏天。這大概是所有我喜歡的成長題材影片中,被我自己總結出的規律之一。類似阿莫多瓦的娓娓道來,該片不失為那座城市和導演自我的青春一個滿意的交代。
描寫傷痛需要較好的時間感,才能夠不至于停留在過去而對觀者失去共鳴的可能。在該片中,類似信仰般的城市文化在前半段被巧妙地與扎根城市的角色記憶相關聯,從而減輕觀看時因為異域文化帶來的不適。雖然這種描繪用了些許魔幻的表達,卻恰好給傷痛的轉折一種魔幻現實的合理邏輯,從而令人信服。
整體節奏較為穩定
去他媽的費里尼,這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文藝。如果永遠在上一代傳奇的陰影里,那我們還有什么意義?就如同也許梅西真的不如馬拉多納,內馬爾遠遠遜于羅納爾多,但我們依然熱愛他們,這以出離好壞本身,而是時代。我們不再會在電影院經歷一部美國往事,不再會看到祖與占的電影海報,但我有我們自己的,我在這片身上看到希望。雖然我們生活的孤單電影院里似乎只有他媽的主旋律優秀社會足義文化,這樣的電影根本就沒有辦法在大熒幕上欣賞。別跟我說去國外,我他媽在上高三
對于公共與私人領域的消失及其相互關系,阿倫特在《人的境況》中做了這樣的區分:“公共領域的消失是因為它變成了私人領域的一種功能,私人領域的消失是因為它變成了唯一所剩的為人們共同關心的東西。”12月15日上線于Netflix的《上帝之手》是一部討論公共歷史與私人記憶彼此糾纏問題的電影,導演保羅·索倫蒂諾在影片中對少年法比托·斯基薩的成長世界做了元電影式的回望式呈現:父母的猝然離世、友情的脆弱易逝、前路的迷茫未知,讓年輕的法比托陷入撕裂、迷茫與悲傷
很難描述我的感覺。電影本身是松散的,一開始如果沒有耐心或許都看不進去。人物多又雜,最開始或許臉都不能夠認全。但是卻是完整的,環環嵌套。每個人的性格都沒有僅浮于表面,并沒有特別枯燥乏味,偶爾穿插著一些好笑的搞怪的元素,看到最后確實頗有感觸,到這里我是想打4分的。
然后才查了電影的背景,再重新審視。這個電影作為導演的自傳而言,可以說是相當厲害的。作為對自己過去的回憶,也同時像是一份答卷。或許是私人回憶,所以人物的形象能夠如此豐滿,盡管讓觀眾有些難以共情
[馬拉多納](Diego Maradona,1960-2020)在拿波里(Napoli)踢球意甲,是在 1984 至 1991 年之間的事,這成了電影《上帝之手》的背景板。我不太了解導演保羅·索倫蒂諾(Paolo Sorrentino,1970- ),看上去這電影是寫他自己少年時期的往事。
《上帝之手》代表意大利明年(2022)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在看過的 6 部申奧片當中,很喜歡《鳥類變形記》和《上帝之手》這種“個人史”的電影。
附 93 部“申奧片”完整片單:
亞洲 26 部
中國《懸崖之上》(2021)
中國香港《[媽媽的神奇小子]》(2021)
“上帝之手”生活是上帝的饋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