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臨出發前他讓他女朋友等他回去,他回去了嗎?應該回去了吧。
妮可基德曼那兩口子的愛確實是超脫世俗的偉大。
后半段咋說呢,很多人說拍的爛,有點平鋪直敘,其實是沒注意細節,電影最開始就說火車開了1600公里,他只在1200公里范圍內找能找到嘛?當看到男主把鐵路沿線的火車站的點密密麻麻扎滿的時候,看他頭發胡子越來越長,眼袋越來越重,還需要去用熒幕展現他尋找過程的艱難和波折么。
而且我多少也能感同身受男主那復雜的心理吧,自己愛養母,養母為哥哥已經無數次傷心難過了
兒童時期特別精彩,特別是火車上那段,光影的變化,孤兒院的遭遇,拍攝視角讓我深深沉浸在影片中
成年后的男主,太過于帥氣,長相不像印度人,反倒像是意大利人
真是現代科技發達,才促成男主找到父母。當時Gmap沒有關閉街景,我還用它給我家屋頂拍過照片,我家狗子周小灰正在門口打瞌睡
突然想起來邵氏棄嬰案,外國友人付上幾萬美金,就可以領養一個健康中國女嬰。那些被美國父母養大的孩子,紛紛回國尋找親生父母,不知道是怎樣的心情
當年案件經過

千山萬水走遍,家和親人依舊是我的歸宿。
這是用來描述Saroo心境的一句非常恰當的話,正是因為在心中有一處永遠的歸宿,所以他也從未走遠。應該說Saroo是幸運的,因為他在經歷過無助、絕望、危險之后遇到了善良的John和Sue夫婦,是他們像對待親生孩子一樣將自己撫養長大,并且送他去接受大學教育;但Saroo又是不幸的,或者說是可悲的,從深愛著自己的母親和家人身邊離開,每一天他都是那個孤獨的小可憐,他注定是一個人。
簡單的回顧Saroo的經歷,他生活在貧苦之中,但有深愛著自己的母親

《雄獅》不愧為年度催淚影片,獲得奧斯卡六項提名也是有道理的。這是一個尋親的故事,而現實中的尋親故事在我們身邊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著,現實往往比戲劇要精彩的多。
我們看過《親愛的》,那里是找孩子,而《雄獅》是找母親,同樣是尋親,帶給我們的不同的感動。因為貧窮,薩羅想和一杯牛奶都得去爬火車偷煤去換,而想吃糖耳朵那更是一種奢望。薩羅的媽媽是個搬石工,為了改善家庭生活哥哥必須要外出去打工賺錢,薩羅跟隨,然而,就是那個夜晚,讓薩羅跟隨著一列火車遠離出1600公里,他再也找不到家

感動的劇情片 雄獅是男主名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