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個電影,其實,會讓人很崩潰。我想導演要表達的中心不是可憐天下母親,而是勸解勿婚勿育。 作為中年期的我,也是生活在荷蘭的三個孩子的媽媽,因為孩子們都比較小,所以迄今為止已經9年的時間沒有正常的睡眠,和正常的精力。但是,生活才不管你是不是母親,房子要錢,吃喝拉撒都要花錢,不想活得跟難民似的,就得學會精神分裂。我覺得似乎這才是正常的 因為有了孩子,本來暴脾氣的我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情緒,再不開心,面對孩子還是盡量假裝非常開心,再累,也要陪他們做完作業

懷孕是件不容易的事。
然而分娩并不代表著結束,分娩是懷孕的結束,但分娩也是另一個開始。
影片沒有回避懷孕之后帶來的“影響”。
身體上,膀胱受壓充血,必須要在四小時內排尿;
會胖,身材會走樣,女孩維持了二十幾年的身段會付之一炬,那些年為維持身材吃過的蔬菜沙拉都成了照片和回憶;
乳汁淤積會痛,脹痛……
而這些她都要默默承受,她不只是她自己,她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和一個男人的妻子。她不僅要照顧好自己,還要兼顧一個家。
男人養家不易,而女人持家亦然。
精神上,每晚被孩子的哭聲吵醒
曾經一度認為歐美的媽媽們都一個頂三,一個人帶幾個娃還依舊貌美如花,還能偶爾和朋友喝個咖啡聊聊天,特別是看到身邊有一些生了兩三個孩子的中國媽媽,要是沒人幫忙帶孩子,就已然是一副被生活壓垮了的疲憊模樣,就覺得是不是中國的媽媽們在孩子身上投入了自己太多的精力,好像把整個人生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或是中國式帶孩子方式太費時費力。看完了這部電影以后才發現自己是多么片面,把曾經看過的外國電影電視劇呈現出來的生活就當作了他們真正的日常生活,其實全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這個電影收藏了很久,遲遲沒看。怕太有共鳴而忍不住吐槽,顯得自己很瑣碎格局很小。查理茲塞隆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增重45斤,滿身贅肉,虎背熊腰,拖沓的步態充滿了說服力。
馬洛年近四十,帶著兩個孩子,第三個孩子即將出生。第二個孩子出生時得過一次產后抑郁,現在大兒子因情緒問題被幼兒園勸退,馬洛每天滿臉的疲憊仿佛每一秒都走在情緒的最邊緣,隨時準備崩潰。或者她已經沒有力氣崩潰了。破水、打催產素,生產,一切就像走流程一樣熟悉,沒有疼痛的矯情也沒有迎接新生的喜悅,第三個孩子出生了

《塔利》兩位女演員的演繹超水準發揮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