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7 18:27
首映:2012-02-28(中國大陸) / 2011-12-25(美國)
年代:2011
時長:146分鐘
語言:英語,德語
評分:8.2
觀看數:64752
熱播指數:552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戰馬”2011年度佳片,精致,溫情,英倫,好萊塢 [貓]
以前從沒有看過斯皮爾伯格,之前也沒有獲取過《戰馬》的任何信息,同事說好看,就去看吧。
開頭劇情有點沒懸念,有點散。戰馬出生那場戲,落地的小馬站起來,應該再摔倒幾次吧?或者摔倒是常識,戰馬生而與眾不同的。
戰馬耕地也有點夸張,因為不該那么平整,這個我有經驗的,從前經常跟隨父王南南北北的犁地,初次耕地的牛神馬,是掌握不了分寸,耕過的地最好像塊大畫布上的涂鴉也許更真實些。
離開阿爾伯特,入伍后的戰馬并沒有對主人表現太過明顯的茶不思飯不香念念不忘,軍官陣亡,做了俘虜的戰馬和同伴也沒有怎么的痛苦,從兩個逃跑少年到一個少女手里,到再次被送入敵營,他們還是很順從的被駕馭著,被驅使拉坦克那一幕,同伴受傷,戰馬表現出了舍己為人的靈性。中間應該有一場兩頭馬親吻的戲,很斷背山吧?
黑馬最終還是死去了,敵軍撤退,它被遺棄,卻還遭生死緊逼,一剎那,他越過坦克開始千里走單騎一般瞎跑,最后鉆進了鐵絲網被困,一個軍官發現了,去解救,敵軍官也發現了,通力合作,馬被解救了。
阿爾伯特和戰馬都負傷了,在醫院重逢,相認
我笨拙地試圖用文字描摹自己感到的無可名狀的感動,當喬伊(那只馬)勇敢地奔跑在戰火紛飛的陣地,它頭頂的天空都伴隨著鬃毛帶著遇到它的所有人的感情,顯得那么壯美。電影再現了真實的戰場——顫栗著的喘息,也很難從直觀感到戰爭到底為了什么,也不會有人因戰功而覺得有什么驕傲的。很少部分親情沒有愛情,這個電影卻讓我哭掉了半卷衛生紙,有的是像馬、狗這種動物身上神圣的純凈的、人性中也有的這部分相通的東西。“無論你走到哪里,我都要找到你”,猶在耳畔,一匹馬的戰世浮生,一些人的善良和勇敢。
每個人心中都對“神奇”這兩個字有深遠的期待,希望生命里那怕又一次與神奇相遇,人們常說的,大難不死必有后福等應該就是與死神相遇但又讓神奇眷顧而不死。
看了《戰馬》,當然感慨戰馬的神奇,但整個片子看完卻更讓人懂得戰馬一路走來,是有那么多懂馬的人的守護、愛護才能順利回歸。兩軍交戰的戰場上,有人竟然為了它舉起白旗,只為解救這個困于戰火、困于失去伙伴,瀕于崩潰、瘋狂邊緣的戰馬,更讓人唏噓的是,當這個勇敢的大兵來到戰馬被困的地方,準備施救時,他其實只有一腔熱血,對于眼前的以前都沒有經驗,更缺乏工具,當然這只是相對與后來的這位敵對陣營的好小伙來說,對方陣營里的好小伙在黑暗中告訴他應該先剪開那根鐵絲,才不至于傷到馬的眼睛,那幾根鐵絲剪不好會傷害馬的身體等等,并借給他一個鐵鉗,當他看到這個舉白旗的勇敢大兵其實并無經驗和技巧時,他建議由他來動手做這件事,舉白旗的大兵也不想袖手旁觀表達了自己想得到一把鐵鉗的想法,瞬間敵對陣營在黑暗中扔出了N個鐵鉗...........
兩個人邊聊天邊把馬解救出來
初始父親從集市高價拍下了這匹戰馬,結尾疼愛孫女艾米麗的爺爺同樣以高價在戰爭結束后買了下此馬。父親因為戰爭有著過去那一段輝煌的歷史,兒子在戰場上繼承了父親的英勇與無畏。。。可以說,導演斯皮爾伯格做到了完美的首尾呼應,影片的結構構思地如此巧妙,并以強大的精神感染力讓觀者回味無窮。尤其最后一場景:參軍歸家的兒子騎著心愛的馬兒,與落日黃昏的余暉相交映,在空曠無際的德文郡漸漸逼近自己魂牽夢繞的家,與思念多年的父母相擁團聚。那條戰旗經過這場四年之久的英德之戰又回到了父親的手中。。。。。。
同樣以馬為題材的影片,不禁讓人想起夢工廠制作的《小馬王》。馬兒都彰顯了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奔跑的身影,無處不在。。。。
整部影片中,有一段情節讓我感觸頗深。戰馬再次被牽回敵軍手中時,長官命令將其作為拉重炮的苦力。深深為其惋惜的老兵,縱有再多不舍,也不敢違抗上級命令。望著帶傷的伙伴被指令為頂替累死的馬時,這匹戰馬主動從站列中迎上前去,特意在長官前表現自己的強壯,從而代替自己的同伴,以免去它的苦難
“戰馬”2011年度佳片,精致,溫情,英倫,好萊塢 [貓]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