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2 19:35
首映:2012-12-19(美國)
年代:2012
時長:157分鐘
語言:英語,阿拉伯語
評分:7.7
觀看數:34545
熱播指數:224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獵殺本·拉登》馬克·斯特朗出演,‘Pretty’ War or Truth
刑求反人類,但不刑求根本沒有情報。
追蹤一條線,可能無疾而終,可能亂麻無序,就算能夠有收獲,花費七八年時間都不算長。完全沒有自己生活,精神極大摧殘,而且很大可能還會為國家背黑鍋。即使這樣還會投身的都是極有信仰的人。這和恐怖分子其實在純精神領域有些相像。
只做分析,不做擔保。Maya信誓旦旦的100%,其實和Jessica因相信對方,而免去檢查,導致7名官兵被殺是一樣的。都是相信自己的分析,只不過結果迥異而已。
Maya最后的眼淚,說明戰爭從來只有勝利方,沒有勝利者。
花絮:
1.電影原先是關于對拉登十年追捕失敗的描寫。而在他被擊斃后,重新修改了劇本。
2.影片最后的突襲拉登的行動進行了約25分鐘,但事實上海豹突擊隊的行動最多也就幾分鐘。
3.Jessica Chastain原本拒絕了Maya的角色,但本片制片人Megan Ellison曾經在《無法無天》中和Chastain合作過,他將Chastain的私人號碼給了本片導演Kathryn Bigelow,她親自游說Chastain成功。
4.Rooney Mara曾經是原定扮演Maya的演員。
二刷,比較矛盾。
首先,打擊本拉登是共識;其次,打擊本拉登,就可以無所顧忌嗎;第三,每個人心中的價值觀,到底是什么,什么是正確的?
不知道別人如何看到,上面的問題,是對我自己的拷問。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能做正確的事,正義的事,而且,要正確的做正義的事。但這么完美的事,哪里會遇到呢?那么,為了正義的目的就可以使用非正義的手段嗎?對所謂的恐怖分子,就可以刑訊逼供,torture嗎?本片中,那個大概確實是恐怖分子。然而,還有多少刑訊逼供之后,發現這個人不是恐怖分子呢,CIA還是FBI
現代性與導演意志
《刺殺本·拉登》的高潮重頭,毫無疑問應該落到最后一章節{金絲雀}的抓捕戲之上,這段或許可以被稱贊為“極度紀實的戲劇性”橋段,是為整片乃至片名中的“獵殺”的母題在視覺形式和敘事目的上的一個總結收束,探究分析這段抓捕戲有一些顯而易見的特征要素可以直接擺出:極低的照度,在真實夜晚的狀態中拍攝;夜晚中盡量自然的打光,詳見與飛行器械內與別墅內景;主客鏡頭的縫合性代入,各種夜視儀的視點鏡頭與環境;俯瞰式的全景鏡頭,務必需要的大空間交待等等......
寫在前面的話:2013年4月4日,著名影評人羅杰·艾伯特去世。這真是一個讓人心碎的消息。羅杰是我最敬佩也最喜歡的影評人,在他的指引下,我學會了欣賞那些偉大的電影,在他的指引下,我學會了審視自己的內心,在他的指引下,我愈發堅定地熱愛電影。你的離去是所有影迷的沉痛損失。向你致敬,親愛的羅杰,我們會一直懷念你。
看完《獵殺本拉登》之后,我當即寫下了很多文字,但沒有發表,原因是我認為這些文字還不能把我心底最細致的感受準確地描述出來。經過一天一夜的思考,我刪掉了之前所寫的文字
《獵殺本·拉登》馬克·斯特朗出演,‘Pretty’ War or Truth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