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星,片子很勵志,結局很圓滿。 但其實警示意義更多,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事難以啟齒,溝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啥事別藏著掖著, 有精神病不想說還可以理解, 但 繼父幫助孩子完全可以明著說, 沒必要跟做賊似的還鬧出誤會,一家人要坦誠相待,所以積極面對是最重要的,影片充滿正能量,看看挺感動不錯的。

整部電影其實讓我聯想的是另一部電影《美麗心靈》,看的年代有些久遠,不太能記得清,不過同是精神分裂癥,這部電影是跨越了這么多年以后拍攝的,更能讓我們親切的感覺到一個精神分裂癥的感受,對此,其實你是分不清自己做法的對錯的,因為對于年輕人而言,你的大腦里面的另外一個世界也是和現實世界同等重要,甚至更接近于你的生活。不必糾結,我深思的問題是是否我們存在的世界也是虛構的,那至少大家都活在夢里,所以精神分裂癥人其實本身是快樂的。

很湊巧,連著看了兩部關于Schizophrenia的作品,另一部是香港的《幻愛》,那個講的是愛情幻想癥,應該算是精神分裂癥的一個分支吧,但sorry我感受到的只是套了個愛情殼子的虛偽人文關愛商業片。而本片以一種看似青春校園片的輕松表現手法,卻反復深刻闡述了愛的力量(We are on the same team.),對這種疾病的正確理解和對待(I have an illness; I’m not the illness itself.) 同時片中特效是非常加分的,看到后半程真讓人有種抓狂和崩潰的感覺,讓觀眾感同身受應該是特效的最高境界吧。最后父親Paul有個小反轉

片子一開始還是很吸引人的,因為這種表達方式是很青春化的把一個精神分裂患者的可視化表達給表達的清晰,他所看見的就是他所經歷的,包括吃藥的副作用對他身體的影響,對他追求的影響以及可能讓他變成一個被藥物控制的廢物,而同時不吃藥后他的變化也使得他會被病控制的人一樣,都用很青春化很現代童話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但是全片的升華不夠,所有的這些可視化表達被保羅的那封信打了一個轉折,這個故事飛速的向愛可以化解一切,主之憐惜可以讓你掌握愛,而這個愛可以解決所有,讓你勇于面對

《浴室墻上的字》安娜索菲亞·羅伯主演,坦誠面對,別藏著掖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