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Elio與Oliver第一次歡愉后,他的心理活動表現的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但細細品味卻很真實細膩。厲害的是,電影中關于心理活動的表象展現都非常克制留白,但作為觀眾,卻能夠真切的感受到Elio當時對愛情中精神與肉欲的迷茫不安、對兩人關系開始思考。
這讓我想到,愛情中,人們在得到身體上的歡愉之后總是會對兩人的關系無比清醒的重新審視。
看到電影中這種微妙的心理變化表現出來,我突然回憶起自己的每一個同樣瞬間,這種以前隱約模糊的感受好像一下子找到同類并得到梳理。我認為那一次后

You watch, I thought, this is how he'll say goodbye to us when the time comes. With a gruff, slapdash Later!
這一句放在開頭真的很戳我,因為"人們往往在見到他們一生所愛第一面時就開始擔心離別的到來。"

當情色被套上少年的天藍色襯衫,總是變得那樣新鮮又美好。那些一次又一次的淺嘗輒止,吊著看客們的胃口,讓人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少年時的自己,然后悄悄環顧一下四周,默默地為主角加油。
在豆瓣看到有人說導演好像偷看了自己年少時的日記,我想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應該會有很多人感同身受。那種對情欲無限的渴求與向往,只有在少年時最為濃烈。因為未知、神秘以及種種限制,性幻想對象的一切似乎同時附著著魔力與罪惡,旺盛的體毛是浮動的幽靈,多汁的蜜桃只能被一人享用

沒想到能在今年內看到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我甚至做好了為它明年去香港看上映的準備。
朋友第一遍傳給我的是原文資源,我先迫不及待拖著進度條擼了一遍。作為一個英文渣,其實并不能知道這部電影憑什么可以在豆瓣得到9.1的高分?
在我看來不就是另一部《愛在暹羅》?同樣是少年純純的同性愛戀,中間有甜蜜,然而最終必然面臨失去。甚至電影最后一個情節都是少年對著鏡頭獨自痛哭……《愛在暹羅》當年口碑也不錯,但豆瓣評分也只是合理的8.3。
而且之前大家實在等待《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太久了

如果說是細節的話,我想來說說為什么Elio就這么幸運能得到父母的包容—因為他父親也是!而且他母親知道!
影片中有一對客人不可不注意,就是那對Gay couple。這兩個人可不是擺設!
鏡頭1:
Elio在家幾乎是散養的,但母親卻在讓兒子穿那件本就不合身的衣服上循循善誘、軟磨硬泡,父親在聽到“桑尼和雪兒”的評價之后氣的直接離席了。
鏡頭2:
Elio自作聰明陽奉陰違覺得自己沒有穿那件襯衫就可以不用穿了,但父親卻大為關火!問他是不是對同性戀有偏見,又說“如果你懂經濟學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爆炸好看!請不要這樣呼喚我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