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8 09:32
首映:2010-02-13(柏林電影節) / 2010-02-19(美國)
年代:2010
時長:138 分鐘
語言:英語,德語
評分:8.9
觀看數:16921
熱播指數:1214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禁閉島:邏輯嚴謹!記憶碎片的孿生兄弟
這部電影看的還是相當的糾結啊~~~中間被打斷了無數次,最后整整看了快5個小時~~~!!!這是什么效率!!這樣一個情節緊湊的燒腦片兒也被我看成了這樣。。。天~~~
聽了很多人說,木有看懂。。。越聽越玄乎,搞得中間總是不斷在猜測,猜測,猜測...還真是人為的燒腦了,否則的話我估計就僅僅當做一驚悚片兒看了,最后還能被“意外結局”shock一下——也算是福利了。
可是首先因為我知道是意外結局了,所以“意外結局”效果大大下降;再者,其實這是一個故事兩種講法,講述的過程中不存在任何推理出結局的線索,所以這腦也就白燒了。。。
但是,沿著一個情節向下,卻能從兩個意義上講述一個故事——很有新意。其實,結局我猜了個大概,不過有點出入——
在醫生沒有告訴泰迪你其實是個神經病之前,我就想,這貨八成自己就是個神經病,妄想、精神分裂肯定是少不了的(類似:美麗心靈,搏擊俱樂部);
在泰迪接受了他是神經病的事實之后,我就想,哦,這么結束太無聊了,還得再反逆轉一下——其實泰迪本來是正常的
個人覺得泰迪是真的得了精神病,現實就是最后一段講的那樣——發現妻子殺了三個孩子,殺了妻子后無法接受事實給自己捏造了個聯邦警察的身份。電影中有許多細節都能證明。
泰迪以聯邦警察的身份調查一個女患者失蹤,而女患者的離奇失蹤本就是一個疑點。而這個女患者的癥狀是她淹死了自己的三個孩子卻不能接受現實又給自己捏造了一個新的身份。這與泰迪的情況恰好吻合。
而后在發現搭檔墜崖后發現女醫生這里有兩個疑點1爬下懸崖去找搭檔卻找不到尸體。2莫名多出來的女醫生,而且島上的人總不可能搜不出一個女人
我先看小說,再看的電影,關于能猜到結尾的情況,小說里并沒有這樣的問題,我認為這可能是老馬在閃回部分做了太多藝術化處理所造成的,小說中泰迪的閃回很正常,并努力將其塑造成一個有過悲痛過去的男人。之所以老馬采用這樣的處理可能是他的主要著重點是故事和氣氛,并不是最后的包袱。因為是小說改編,加上作者號召力,定有不少讀者讀過,老馬如此處理還是有他的理由的。
希區柯克的《眩暈》也是一樣,結尾不難猜到,但我們被吸引的是人物和故事,而非結局的包袱。關于猜到結局的影響,我個人認為這并不重要,我們看電影是享受其故事和過程,結局是為故事而服務的,如果一部電影從頭到尾只為了最后的包袱而讓前面的故事變得平淡無奇,主角庸庸碌碌,那么這部電影注定很平庸。
但說老馬沒有犯錯,其實也很難說,也許他可能是為了泰迪這個人物的怪異而忽略了包袱的懸念性,這也是可能的。
小說改編電影一直是一件令所有編劇頭疼的事情,先說明一點:
文學(詩歌)和電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文學的敘事和藝術化處理可以豐富多變:從里描述到外
一般評論認為有兩種結局:
1.陰謀論:解釋最后一句話,是像怪物一樣活著,還是像好人一樣死。主角是一個執法管,選擇前者(怪物)是作為一個精神病存在,后者(好人)是作為一個執法官存在,他是選擇錯誤的精神病人茍活(承認自己有精神病,但是人們再也不相信他說的,因為他有病)呢?還是與其茍活不如選擇好人執法官(面臨被手術實驗的命運,失憶或者死亡)呢?
2.治療論:解釋最后一句話,是像怪物一樣活著,還是像好人一樣死,說明他無法承擔他曾經的故事,其實他已經正常了,是的,以治療論觀點來說結局是他康復了!但他無法承受這個事實,像一個怪物一樣活著,內心無法被寬恕的罪,才選擇了自己裝瘋,讓醫院以為他不能治好了對他實行手術
禁閉島:邏輯嚴謹!記憶碎片的孿生兄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