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么,我看周星馳的電影從來沒有真正被逗笑過,周星馳的電影總能輕易讓我共情到身為小人物的辛酸,也許是因為沒有文化隔閡,更能產生共鳴吧,自然笑不出來。
但是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做到了,我笑了好幾次,真正發笑的那種。
我看到他因為舉著小旗子,無意中和罷工的人群走到了一起,然后被捉,笑了。
我看到他因為誤食海洛因,精神亢奮一舉擊退了劫獄之人,笑了。
我看到他因為誤拔了木契子,致使還沒造好的大輪船飄入河中毀于一旦,然后灰溜溜戴好帽子走人時,笑了。
卓別林飾演的傻子,做派輕浮、沒有約束、一事無成,實在令人生厭。
但他和女友的愛情卻令人羨慕。女友無數次在警局外等待;清晨兩人在一間破屋里醒來,幻想著未來的屋子;找到工作后互相分享喜悅;失業后互相鼓勵。兩個人相互扶持,相互包容,真正地將對方看成自己的第二生命。
在那間餐館里形形色色的人,他們穿著體面的著裝,享受著昂貴的服務,在酒池里肆意搖曳。他們擁有物質的極大滿足,卻少有人懷有傻子和流浪兒的純真感情。也許這就是卓別林想表達的。

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經濟蕭條,就業困難。工廠長時間壓迫性的勞作,失業后的艱難困苦.. ...主人公所遇到的一系列事件無不反映著當時的社會狀況,悲慘荒涼。
時隔近百年,回望這一部作品。發于有聲之年,卻演繹于無聲之中,這或許是卓別林表達諷刺的一種獨特形式。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到的,耳朵是聽不到的,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知曉。而為何該影片歷經如此歷史長河仍然經久不衰,除去卓別林獨特的演繹外,或許也同現實社會不無關系。人們能在影片中尋得共鳴,引發共情。工人如牲畜,被壓榨剝削

《摩登時代》演技炸裂!it‘s paradise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