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4 12:37
首映:2013-10-14(中國大陸)
年代:2013
時長:40分鐘
集數:40集
連載:40全集大結局
評分:7.8
觀看數:39179
熱播指數:324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到愛的距離:2013推薦,改變這一切,縱使不能,也要改善
友情提示:這其實是小說的長評。鑒于兩者想通蠻多,編劇作者又是一個人,就放在這里了吧。。
這是第一次。
第一次在我看完我喜愛的小說之后,最感慨的不是某個角色,而是這樣一群人。
這是個復雜的故事。
各層醫務人員的經歷,大篇幅的醫院、手術室實錄,條條框框的醫療制度、醫患矛盾,或大或小、或繁或簡,涉及了太多專業的信息和深層次的探討。作為一個純文科出身、至今對醫院的記憶只停留在幼時那點支離破碎的我來說,甚至都不敢說自己完全看明白了。
但,這也實在是個簡單的故事。
簡單到,在我看完稱得上超長篇的文字、陪著那么多人一起經歷種種甘苦之后,壓倒一切的仍是那一群人,和他們帶來的、或者說我們共同相信的愛、信念、希望,和未來。
.
那些事。
我不想把醫生過于神圣化,在我看來,那首先是個普通人賴以為生的職業。過多的嚴苛要求或者崇高贊美,都未免背離本真。但那一件白大衣,也的確讓我看到了太多值得尊敬和感慨的東西。
從《長大》到《到愛》,還有后來的《千盞燈》、《第二春》,大半的情節都在醫院展開。來來往往的
愛上凌遠(靳東飾演)似乎只在一念間。讀了ZhuZhu6P的小說版和影視劇小說版的《到愛的距離》,對他由內而外的喜愛、欣賞和心疼,引領著我一遍遍地觀看電視劇《到愛的距離》(以下簡稱《到愛》)。
我始終以為,《到愛》的現實意義大于藝術價值,它將鏡頭聚焦醫者這樣一類普通而特殊的群體,聚焦醫療這樣一個交織著悲歡離合的行業,聚焦治病救人、生命生死這樣一個普世而敏感的主題,不得不感佩于作者、編劇和主創者的勇氣。
在這個時代,《到愛》值得大書特書的正能量有許許多多,這個群體也實在是個光華矚目的群體,對他們的抒寫歌頌也不是憑一篇有限的文字所能包容。但這部劇最吸引我的,還是有關凌遠、有關改革的那些戲份,或許最能引起心靈的顫栗和反思,對那些堅持理想、推動革新、向善向好的那些人、那些事,他們一絲一毫的努力和改變。
在看《到愛》時,有兩個問題時時叩問著我:
一個是,眾心所盼的醫療改革、醫患的“戾氣”、醫療資源的均衡,這些問題的解決和推進,作為醫院的管理者,如何重塑這個行業的熱情?
一開始覺得林念初太作了,后來發現她和凌遠其實挺配的,一個作一個矯情天生一對。凌遠不知道為什么做事情從來不解釋,剛愎自用,動不動就端架子壓人,把朋友逼翻臉了之后還要委屈,嚶嚶嚶你們都誤會我不理解我。明明李睿韋天舒秦少白(后期還包括他老婆)他們都不是聽不進道理的人,后面把話說開了大家不都表示挺理解的嗎,所以前面又吵又鬧要辭職的是作啥,就不能好好坐下來跟人家把事情解釋明白?
劇里有一個頌揚醫者仁心的情節我特別不明白,廖老師的那個患者小玉,她是怎么聯合小玉媽不顧病人本人的意愿強行做墮胎手術的?作為一個清醒并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小玉難道沒有權利自己選擇保胎還是墮胎嗎?就算她想冒險保孩子那也是她自己的選擇吧,把風險講明白就行了,她媽和醫生憑什么替她做決定,人家還有個丈夫在呢,墮胎這種事就算必須要征取一個除患者之外的人的意見,那個人也應該是患者的丈夫,腹內孩子的父親吧?為什么這會被當成一個正面案例來夸贊實在是想不通,如果醫生和父母的意愿能凌駕在一個成年并意識清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患者之上
開始那些票販子真心搞笑。不說炒作,這確是是客觀存在的現實。院長對票販子那叫一個快狠準,醫生不知情,關心患者病情,哪怕自己再忙,對待特殊病情的病患,還是起了動容之心,只因那是病人。可是這劇,追了幾天就看不下去了。
這一票的女演員里,沒幾個喜歡的。張馨予長得是不錯,可就是看著太作了。朱七七倒是一如既往的很豪爽。跟朋友說了這部劇,人家張口就噴,那些人都是被潛規則過的吧,不然怎么會被搬上屏幕呢。另一個在一旁搭腔,誰會那么沒眼光去潛這些人啊。指不定人家就只靠關系混進劇組罷了。
這醫院,大到院長,主任,都是年輕醫生,真是讓人惶恐啊。都知道現在人才輩出,可但凡一個有歷史性的地方,元老級的人物肯定是有的,而且是占多數的,但這里,唯一一個廖老師,沒幾集就沒戲了。廖老師這例子我覺得是糾結的。作為一個醫生,明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你就該知道要怎么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這狀態不僅包括心態,它還包括了身體狀態。盡管在她的立場是為了服務的患者,沒辦法安排時間,但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吃藥緩和總是要的吧
想了想還是打個兩星吧。
沖著李晨看的,嗯,一開始就想著純舔顏,結果還是硬生生沒看下去。
就想問編劇一件事兒,你這故事是在寫醫生嗎?套到別的職業毫無障礙啊。
也許是因為自己從小就基本算是在醫院長大的,父母又都從事這個專業,所以眼中的醫生形象和很多人都不同。有些人覺得他們救死扶傷舍己為人是白衣天使,有些人覺得他們利欲熏心不想著如何治好病人只想著怎么開更貴的藥坑病人。事實上這樣的醫生可能都存在,畢竟社會上的人形形色色。而我眼中的醫生,他們更平凡一些,和普通人一樣他們都會想著要掙錢,然而又由于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殊性,他們也想在已有政策醫院規定的條件下盡可能的好好看病。
然而劇中呈現出來的醫生呢,似乎治病救人已經不是主業了,生活問題感情糾葛才更加重要。對于醫患問題的處理更是讓人無語,一個有多年從業經驗的老醫生竟然還會因為無聊的醫患糾葛而受到刺激?我爸的醫院也曾經遇到過醫患糾紛,我爸爸的年齡還沒劇中的醫生大呢,他處理起來都特別冷靜,將自己的年輕醫生保護起來,其余交給醫院專門人士
到愛的距離:2013推薦,改變這一切,縱使不能,也要改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