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7 20:05
首映:2017-07-17(中國香港)
年代:2017
時長:21分鐘
集數:30集
連載:更新至10集
評分:8.2
觀看數:94923
來源網:三年網
瑪嘉烈與大衛 前度:愛情其實付出真心就很簡單,哪有這么作
洛奇再也煮不出同樣味道的
肉醬義大利麵了
美玉最後不知道拉著大衛
跑完了多少條街
明知會淡、卻又明知故犯
失敗的感情結局總是陰暗
長久的關係已經缺少浪漫
還不是
誤以為自己並沒有太貪
如果內心始終有
認為可以珍惜的東西
可以稱為神聖的關係
那疼痛的時候
又怎麼會去逃避
逃避這東西
哪怕一次
就會變成習慣
【瑪嘉烈與大衛?前度】
第十五集
E01
誰是瑪嘉烈。
首集主要人物登場,大衛原名守時,一到新公司,就吸引了行政妹的注意力(行政妹大概率是老板女兒),但瑪嘉烈卻一直未自報家門。
但一個鏡頭語言的暗示,第一集便確定誰是后來的瑪嘉烈了。
二人家中布置,其實是對稱的,導演也是希望通過電影語言告訴觀眾,男女主一體兩面,就連家中的布局都那么漫不經心地具有相似性和互補性,等到“綠豆”時二人看對眼走到一起,似乎是水到渠成的。
E02
大雨中,行政妹子看到大衛一個人吃便當,快速買了便當趕過去,接著,落雨。
雖然妾有意,郎無情
《瑪嘉烈與大衛系列:前度》——港式愛情
“每張臉如何細選精挑,
眼總是徘徊同樣的臉,
任姓氏再改變,
眉梢眼角永遠有些相似點。
有一類情人純屬新鮮,
有一類情人見之不厭,
任抉擇在改變,
同一套戲永遠以這方法演。“
——《愛人們》黃劍文(《瑪嘉烈與大衛系列:前度》電視劇主題曲)
《前度》里的每一個角色都不是perfect的情人,而更像是我們自己,在愛與被愛之間經歷滿足與驚喜、掙扎與苦痛。浪漫,也帶有現實的殘酷。
沒有O記與CIB,沒有阿sir與madam,也沒有臥底與毒品
電影式的構圖,恰到好處的留白,平靜的敘事
還有90年代那個風格獨具的香港:
熟悉的諾基亞鈴聲、
梁朝偉與張曼玉的《花樣年華》還沒上映、
《哈利波特》的第二部在香港還沒出版……
《瑪嘉烈與大衛》系列早在去年就出了第一部《綠豆》,很多老觀眾對今年這部《前度》并沒有給予很高評價,或許是因為續集總不如第一部好的定律,又或許是因為帶著對第一部的固有印象去做的評價。
而在我看來
這幾日跟著更新,把瑪嘉烈與大衛·前度看完了。
有些電視劇,講權謀,比如《權力的游戲》,挖掘的是權力巔峰下裸露的人性;有些電視劇,講職場,比如《未生》,每一寸都跟規則有關;有些電視劇,講笑話,比如《武林外傳》,看似不經意的人生處處都是波瀾壯闊。
但,從未有看過如此與已息息相關的故事,男女主的每一個念頭,好似都是你發生過。
對著永遠對自己好的洛奇,瑪嘉烈總是厭倦的,意面第一次吃自然好吃,天天做再好吃也難以下咽。大輝每次都好新鮮,給她聽他喜歡的歌,在街角處彈不熟練的吉他,深夜一首歌的時間帶她予以陪伴。這樣不是不開心的。
大衛呢,那樣小鮮肉的他,鐘意的人不是和自己在一起的人,終于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卻又難以承受成熟下的包袱。不是不愛,是愛的不夠。你以為看別人的故事時候自己斷不能做那個負心人,其實呢,生活中,好多轉身。
你以為大衛只有一個,是年少不懂事,結了婚自然好很多。沈先生呢,怎么說,他也知道自己喜歡么人的,和沈太結婚,不過是為著習慣,為著自己有個更放松的狀態。
劇中
瑪嘉烈與大衛 前度:愛情其實付出真心就很簡單,哪有這么作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7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