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7 16:16
首映:2006-09-21(中國大陸)
年代:2006
時長:95分鐘 / 86分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8.0
觀看數:37382
來源網:三年影院
讓人沉浸的愛情片 《圖雅的婚事》
這部片子第一個中心,井,這是一個困境,一個逐水草而居的民族不能再移動了,這也是為什么安排巴特爾不能走了的原因,其實這部故事完全可以套上井、土地和農民。之所以套上著的井、牧民、羊群這是因為導演講述的是一個文明在衰退的困境。
這部片子中其實如果有足夠的錢的存在,這個故事就不會存在了,但這個片子中始終沒有出現過跟錢糾結的一絲一毫。那是因為跟一個文明的衰退,金錢顯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這也是圖雅這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這份堅持不會因為她富足的同學寶力爾改變,這是對一種生活方式的堅守,對一個信仰的堅持。
片子中出現了很多次的另外一個符號是馬,在森格丟失了卡車之后是他的白馬陪著他,這才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一個失去了馬的蒙古人,就是失去了他的驕傲,他生存的意義別剝奪了,生活是一種痛苦。森格說他原來馬騎的很好,得過很多次第一,巴特爾說他沒騎馬3年了便沒有喝過酒。這便是整個電影要講的,失去信仰對生命的摧殘以及堅守與大環境的變遷的斗爭所帶來的痛苦。
影片為什么在婚禮中戛然而止
有時候在想,心究竟能給幾個人
我的答案是一個
最終是一個,其他的可能性只是過度罷了
畫面的空氣里布滿沙塵,戈壁的雨雪氣息
還充斥著聲音,那些即使是唱在婚宴上也悲涼不盡的牧歌
還有圖雅心靈的撕裂聲
很尖銳
伴隨著生活的艱難
必須撕裂心靈
把自己也好,愛也好,往兩頭分
最初那些求婚者還算輕易
結婚唄,只要帶著巴特爾
就是這么簡單
但是后來
出現了新的愛
新的結合
生活的苦就不止無水無錢那么簡單了
最痛苦的是心靈的分配
究竟給誰
究竟該給誰
最終究竟還能不能給誰
突然在這故事后,我相信了愛的善良
分裂心靈,一點也不爽
不要隨時猜疑身邊的愛是否被分裂了
它是你的就全部是你的
不是你的就是別人的
簡單極了
第五代導演江郎才盡,幸好還有第六代。其實最早并沒有怎么關注這幾位近年來頻頻得獎的導演——那時候不愛看國產片,自從《青紅》之后,又看了《三峽好人》,還有這部《圖雅的婚事》,總共也才三部而已,但每一部,都是不一樣的驚喜,特別是后兩部,感覺真的觸動人心,而不只是視覺上的效應。
剛開始,一下子出來幾個人,還沒搞清楚關系。他們說話很喜歡吞字,不看字幕幾乎聽不清楚。其間只知道余男,對于王全安來說,等于趙濤之于賈樟柯的重要性。第一次看到她,是《月蝕》,我沒看電影,但知道這個女人因為這部片子得了巴黎電影節的影后。光頭,高挑的個子,毫不溫柔的臉部線條,再加上她的名字,我當時就想,這女人肯定生錯了性別。再一次看到她,忘了是什么時候,只有兩個字,驚艷。也許是化妝的效果,但這一回,她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美麗的女人,自信,風采,整個歐洲都為她癡迷。據說這一次也是,評委們不敢相信眼前這位性感女神就是電影里面臃腫臟兮兮的圖雅,而余男,似乎也很享受這種巨大落差帶給旁人的驚艷。她自己,絕對是個100%的female。
這是一部格調荒涼,頻有記錄片風格的電影。除了女主角圖雅,其他演員都不是專業演員,基本是本色出演。說實話,這是一部平淡而對白卻略顯做作的電影,讓我感動的地方很少。是強迫自己看完的。可能是不喜歡里面的人物的關系。如果一定要找到讓我感動的地方,就是在那種惡劣的生存環境之下,人物還在頑強的生活。還有圖雅始終沒有放棄巴特爾。相比其他男人,沉默少言的巴特爾更讓我喜歡一些。其他的感動點,真的沒有了。
最大的缺點是人物的對白,感覺和原住牧民的生活不搭調,很做作。很文學腔。
女主角在醫院那段感覺用力過猛了一些。
結尾也不喜歡,是開放式的,最后一幕,讓結局變成了不可捉摸,讓觀眾覺得圖雅的未來仍然充滿了未知,感覺沒有希望,看不到未來生活的會變好,很悲觀。圖雅的婚事雖然解決了,但是卻也許是另一段痛苦的開始。這樣的結局讓觀眾有一種無力感,覺得圖雅的悲慘生活是注定的不可逆轉的,哪怕圖雅再堅強再倔強,她也斗不過大自然,更斗不過注定的命運。。這樣的結局讓人看不到希望。是一種向下的結局
總覺得導演有些浪費了拍攝時的絕好時機,僅僅為了在“政治較為寬松”的內蒙講述這個游走于道德邊緣的故事,有意無意忽視當地背景——因其過度的工業開發導致草場嚴重沙漠化,牧民們被政府強令要求搬遷,曾經縱橫馳騁馬背上意氣風發的日子行將消失;牧民們如何應對惡化的環境,一去不回的游牧生活及對自身命運的改變擔憂并未得到展現,影片顯然并未如導演最初闡述那般拍攝一部“那一切消失之前”的電影。
當然,刻意避免批判、討論這一背景已經呈現了該片的某種政治態度。放映后的見面會導演所說,他想拍一個注重敘事和戲劇性的影片,因為“電影最終應進入電影院,藝術片有自身的瓶頸。”
姑且不論導演的拍攝理念,客觀來說這部片子的敘述并不流暢。以打井的方式來說明水資源的缺乏,以女主角圖雅的同學在飯桌上的哭泣來表現思鄉之情終究讓我覺得異常別扭,也許導演并未想作如此暗喻:打井是為了交代圖雅丈夫巴特爾的腿傷,也是為了讓后來求婚者森格有一個表達愛意的工具
一股自然清風吹醒了大地無數懶散的婚姻
婚姻的原初只是那么地單純
人......男人,女人,....永恒地不變
交通工具....駱駝,卡車,汽車...不變的只是變化
井,水......生命的源頭
有一種東西一直堅持,那就是對水的渴望.
有一種東西始終沒變,就是對自己良心的刻守.
有一種東西一直在變,那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
還有一種東西永遠不變,那就是人臉上長著的苦字.
女主角看他丈夫時塌實的眼神,這種一如既往,很珍貴.
我們是否可以永遠給自己愛過的人始終投去這樣自然幸福塌實的眼神呢?
總在想這個社會少了些什么
以至于我們那么的容易變化
也許就是信任吧
對生活的堅定信念
對丈夫老婆的信任
對理想的信任
一切早已經彌散在瑣事中
那又想我們到底需要些什么
原來還是信任,需要的還是被人需要的感覺.
回到電影
女主角只所以堅定
是因為有一個沒了她就會去死的男人
所以他們之間已經有了超脫愛情的信任
原來
自然的東西是那么單純
你相信我
我相信你
說好了
就堅定去做
不懷疑
讓人沉浸的愛情片 《圖雅的婚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