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6 17:40
首映:2012-10-22
年代:2012
時長:45分鐘
集數:48集
連載:48全集大結局
評分:7.6
觀看數:58394
熱播指數:238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圣天門口”出品精良!前半部分不錯,可惜了
《圣天門口》電視劇改編自劉醒龍2005年創作的同名小說,2007年該小說入圍第七屆茅盾文學獎。(2011年劉醒龍以長篇小說《天行者》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圣天門口》小說110萬字,據說劉醒龍寫了足足六年。小說時間跨度從上個世紀初到60年代末,描寫大別山下鄂東一個叫天門口的小鎮上雪家和杭家兩個家族的命運。通篇50多個人物,“是一群小人物的大命運史”,“是一部重構了中國20世紀歷史的作品。”
按當下的省市劃分,大別山位于中國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在湖北黃岡、安徽六安、安徽安慶、河南信陽范圍內。說大別山區是革命老區,因為這里出了兩位國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一位元帥(林彪),兩位大將(王樹聲、徐海東),三、四百位開國將軍,有五十萬大別山兒女前仆后繼,血灑疆場。
40集電視劇《圣天門口》的故事,從1927年董重里帶著共產主義的星星之火來到天門口,一直到抗美援朝,塵埃落定。和小說比,電視劇的修改,是一個相對的,以正能量和主旋律為主的天門口。電視劇里的天門口,飄著24朵白云,藍天更藍,白云更白,陽光更耀眼
跟一切告別,麥香
麥香,多美的名字。讓一個女人的名字關乎嗅覺,充滿了味道。麥香是個寡婦,有自己茶樓,天門口鎮最漂亮的老板娘,豆腐西施、阿慶嫂一樣的人物,往來都是客,全憑嘴一張。她身邊不乏追求者,比如林大雨。天門口鎮的混世魔王杭九楓,也只和她打情罵俏。直到她遇見傅朗西,第一眼見到這個從外面世界來的新青年,就一下著了魔,一見鐘情。
麥香愛上了傅朗西,愛的既盲目又徹底,愛的義無反顧。生意不做了,扯紅布,鬧暴動,麥香參加革命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在傅朗西身邊,關心他,照顧他,從他的生活起居開始,為他做自己力所能及和力所不能及的一切。
然而傅朗西和麥香走到一起,不是因為愛情,沒有那么純粹。傅朗西為了在天門口扎下根,鬧革命,問計杭大爹。是杭大爹給他指點迷津,出的主意。你只有娶一個天門口的女子,這里的人才不把你當外來戶。于是這個不食人間煙火,苦行僧一樣家伙,絕不能動這個心思,傅朗西是個差點就把“匈奴未滅何以為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等等等刺在后背,永遠迫切的覺得時不我待
一口氣看到十四五集的時候,看不下去了。前面十幾集很出彩,畫面、對白、人物表演、故事情節都好,能夠讓觀眾思考革命是怎么發展起來的,組織是怎么壯大的。如果多知道一些歷史,尤其是當代史,就會發現里面讓人深思的東西很多。沒看后面的,但根據歷史發展,麥香這個做小本生意的,酒店老板娘,曾經的寡婦,肯定是斗爭的對象。在特定時期,看這樣的電視劇讓人感慨很多。
可惜看到杭九楓和阿彩到現縣城大鬧馬鷂子那段,覺得編造得有些離譜,本來沉重的題材,輕飄了,編、湊的痕跡太多了,成了瞎胡鬧。
擔當
小鎮上有一家已經揚名立威上百年的望族。兄弟三人,老大是家里的頂梁柱,很聽父親的話,父親讓干啥就干啥;老二表面上也聽父親的,但是總有些不安分;大家都管老三叫混世魔王,因為老三叛逆,好奇,啥都敢干,天不怕地不怕,越是新鮮,越是不讓干的事,他越是要試試,很有些花果山孫猴子的勁頭。
后來鎮里來了外鄉人,教給老三馬克思主義和布爾什維克的道理,他入了迷,搖身一變成了革命青年。27年國共分家,老三在武漢親眼目睹了共產黨人慷慨就義,完全被他們舍生赴死的豪情壯志所折服。回到家鄉,自己參加入了革命隊伍獨立大隊不說,還帶著全家入伙,搞暴動。
老二在暴動中死了,父親叮囑老大,不要管我,干革命是條正路,要照顧好老三。兄弟倆跟著隊伍進山之后沒多久,還鄉團回來找父親算賬,硬骨頭的老頭拉響了手榴彈。
中央蘇區派了一個特派員到獨立大隊,開展革命工作。紅軍因為作戰失利,即將展開長征,特派員根據上級指示,要帶隊伍離開山區,去和主力紅軍匯合。聽說要離開家鄉,獨立大隊很多人想不通,鬧起了情緒。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的本地人
賭徒常守義
如果沒有董重里和傅朗西來天門口鎮鬧革命,常守義也就是個守橋的。會在麥香的茶館,和林大雨他們挖古聊天侃大山,一輩子普普通通。可在他黑白分明的眼神里,始終帶著一種躍躍欲試的亢奮,在他心里,實際上包藏著共工怒觸不周山的野心和力量,哪管天柱折,地維絕。
金寨暴動,漁陽鼙鼓動地來,常守義像獵狗一樣的鼻子,聞到了改朝換代的味道。董重里來了,他興奮的幾乎是一邊跳著舞,一邊把董先生領到了教堂。他夸張的表情和步伐,表達出他內心的狂喜和激動。他發現他的一無所有,竟然是一種空前強大的資本,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共產黨的革命,給他這樣的人,提供了嶄新的舞臺和機會,由他們去建立一個顛覆一切打倒一切的世界,他的命運就此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常守義比誰都能理解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作文章,繪畫繡花,雅致,從容不迫文質彬彬,溫良恭儉讓,這些都是他的革命對象,雪家才干的事,不是他常守義。他需要暴動,不論是雪家還是杭家,都倒了才好,不但要倒,最好還要踏上他的一只腳。
常守義以為他是革命的中流砥柱
關于馬鷂子
網絡上一直有個關于東德士兵開槍被審判的段子。說東西德統一后,法庭審判曾經守衛柏林墻的士兵,因為他們開槍打死了許多企圖翻越柏林墻到西德的東德人。在法庭討論有罪無罪時,有名士兵辯解說,我沒有罪,因為我是在執行上級的命令。法官說,你是在執行命令,但你為什么槍口不抬高一寸?
馬鷂子為什么不能把槍口抬高一寸?馬鷂子在《圣天門口》里,鏡頭前面,他是唯一一個多次開槍殺人,很徹底的沒有退路角色,而且是那種自己不給自己留任何后路那種。他真是全無人性嗎?
馬鷂子是個官二代,他的叔叔在天門口鎮做鎮長,他在縣城做保安大隊長。吃皇糧干公差,上報皇恩下保黎民,管著幾十號人,幾十條槍,是響當當的實力派,縣長都得給面子。可是天門口鎮,歷來是文有雪家,武有杭家,馬鷂子那點兒人馬槍支,在天門口鎮被杭家壓的死死的,半點威風也抖不起來。
沒料想再后來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了馬列主義。眼看暴動就在眼前,小小的天門口鎮聞共色變,誰也沒想到共產黨帶著泥腿子在天門口搞暴動,小鎮里最有勢力的杭家竟然是主力軍
“圣天門口”出品精良!前半部分不錯,可惜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7751.html